帕赫塔揭秘中国合作 曼集团再定全球市场(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汽车频道

帕赫塔揭秘中国合作 曼集团再定全球市场(2)

2010年09月29日 16:27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但目前还不能透露太多,因为新品牌的名字将在全球注册使用。一旦被其他机构或个人注册并拥有了这个名字,我们就不能使用了。

  至于销售网络,中国重汽会利用其分销网络,负责中国的销售,同时出口的市场也是有区别的。

  《21世纪》:曼是否考虑与中国的客车企业有更进一步的合作?

  帕赫塔:我们与中国青年汽车集团合资,并为之提供了Starliner和一些其他品牌型号的授权许可。中国青年汽车集团也是市场领导者之一,获得我们授权的是尼奥普兰(Neoplan)品牌。

  此外,还有一个关于公共汽车底盘的项目是与宇通的合资,但前一段时间停止了,这项合资仅包括底盘部件,但因运输部件的不合理费用问题而搁置。而且由于费用过于昂贵,所以没有成功。

  我们在会议里谈到过扩产的可能性,涵盖公共汽车或其他吨位的卡车,但我们没有好高骛远,发展要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否则,用力不专就可能失败,这是很危险的。对于客车项目,我们没有什么特定的项目计划。正在考虑的公共汽车项目是作为卡车合作的衍生品,但现在还没有更新的进展可以透露。

  全球化下一步

  《21世纪》:作为全球化采购的一部分,曼会不会扩大在中国的零部件采购比例?

  帕赫塔:全球化采购是一个好事。至于(在中国的采购)能够占据多少份额,我很难说,但肯定是重要的,估计占曼全球采购的10%-20%左右。但是,在欧洲有着对各种各样设备的需求,在中国不太一样,所以也不能脱离实际。只有在中国同样存在这些需求时,丰富产品线才会有可能。

  《21世纪》:曼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中,如何选择合作伙伴?

  帕赫塔:我们处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可以在中国选择供应商,满足全球的供应以及欧洲的生产,而欧洲生产的产品又可以出口到世界各地。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遵循不同的程序,因为作为车辆供应商,我们是直接对产品负责,而不是对分包商负责。此举也意味着,我们要在中国建立与欧洲完全不同的企业认知度,体现在供应链、质量、产品等诸多方面。以前,我们转让了很多技术,让中国企业生产出质量符合当时市场需求的产品。但今天不同,我们要对供应商有更多的要求,所以必须对供应商进行更多的审核。

  早期我们在中国就只有5名员工,现在已经有500名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跃进。我们现在需要与众不同的认识度。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金砖四国市场是我们的重要市场,如果没有这些市场,就没有我们在欧洲的增长;另一个原因是欧洲市场有严格的法律规范,例如排放。但是,为了满足低成本生产的需求,我们采用了全球化采购。中国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市场,我们将齐心协力与中国重汽共同发展。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个了解自己国家、与相关部门通力合作的伙伴。没有合作伙伴的发展是非常艰难的。

  《21世纪》:大众集团同时持有曼和斯堪尼亚(Scania)的股份,会不会将这两个品牌的商用车业务合并?

  帕赫塔:斯堪尼亚和曼彼此互为竞争对手,且双方都有许多强大而不同的品牌。抛开谁将占据主导位置这一问题,未来双方的关系仍是如此。

  斯堪尼亚是大众旗下的一个品牌,而曼却是独立的品牌,但我们不能小视所有权的意义。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太弱小而无法迎接未来的挑战,那我们就努力寻求更多的合作;相应的,斯堪尼亚也还不够强大到足以掌控一切。在竞争显现之前,我们就要针对问题寻求合作,这些合作可以是不触及品牌的零部件方面合作。

  虽说大众作为一名股东对寻求协同效应、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的做法感兴趣,但也不足为奇。(周扬)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建宗】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