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也“召回” 产品使用存两大隐患(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汽车频道

汽车导航也“召回” 产品使用存两大隐患(2)

2010年10月25日 07:25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产品使用也存在两大隐患

  越来越多的有车族配备了车载汽车导航对付迷路。不过,迷路问题解决了,安全问题却来了。英国慈善机构“刹车”组织和绿旗保险公司曾对一千名司机进行调查,发现半数以上的司机一边开车一边调收音机频道和打电话,要不就是在摆弄车载汽车导航仪按钮,尤其是车载卫星导航仪的屏幕地图显示很容易使司机分心,从而酿成事故。有鉴于此,英国道路安全慈善机构“刹车”组织甚至建议政府:应该禁止车载汽车导航仪使用屏幕地图显示,转而使用口头导航指令引导司机开车。

  另外,由于车内空间有限,又要将便携式的车载导航产品摆放在容易看得见的位置,那么在车上可选的位置相当少。很多司机会将车载导航产品放在方向盘右前方的驾驶舱平台上,这样做容易使自己前方的视线出现一个盲点区,产生危险。

  商家逐利,重销售不重服务

  纵观近几年的召回事件,大到丰田的汽车,小到东芝的笔记本。现今,连车载GPS导航也出现了如此广泛的召回。此次车载导航产品召回事件所凸显的行业问题,让很多业内人士担忧:车载导航厂家在寻求低成本高获利之际,品质问题也随之出现。一线品牌车载导航公司出于责任感,尚且会召回。可实情是,市场上有更多品牌的车载品牌即使有安全隐患,也不会广而告之,更勿论大面积召回以维护消费者利益。

  据统计,如今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高达2000亿,车载DVD、导航占据半壁江山。目前在市场上混战的厂家多达数百家。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台便携式导航仪的售价中,成本只占不到5成,如果使用了盗版地图,成本更低至2成。记者走访汽车用品市场发现,在利润面前,大多数车载导航和影音产品的厂家与商家只图一时之利,没把精力放在产品后续维护上,导致产品品质存在种种问题,消费者大多投诉无门。

  好帮手电子国内后装事业部总经理吴华义向记者表示:“从两次危机可以看出,车载DVD导航等产品的广泛应用后,消费者目前关心的仍然是品质、产品安装、维修与售后问题,这些正是行业目前的软肋。”他表示,目前车载导航和影音行业的产品返修率居高不下,影音导航产品正遭遇“一次性产品”的公众信任危机。

  中国电子商会汽车电子分会会长卢灿光则认为,“导航业的竞争正在从销量之争转化成品牌与服务之争,而品质是前提。”他说,车载影音导航产品现正急需“一站式服务”,解决由来已久的“重销售不重服务”的产业顽疾。

  他山之石

  部分国家“禁用”车载导航

  有趣的是,目前世界不少国家对车载导航这类产品抱着“怀疑”态度,规定不能使用车载导航类产品的这些国家设下种种障碍,甚至希望它能从自己的国家彻底消失。

  新西兰颁布的2009年交通规则修订版中明确规定:严禁使用手机作为导航设备在汽车中使用,避免司机在行车过程中变相接打电话以及使用导航。美国纽约则推出一项法律禁令,禁止司机在汽车上安装过多电子配件,如GPS和DVD等,立法者认为这会影响司机的注意力,可能会酿成不必要的悲剧。新泽西州的一项新法案干脆明文禁止司机在驾驶过程中使用车载影音导航产品,任何违法在行车过程中使用车载GPS导航仪的司机都会被处以100美元的罚款。

  在我国,交通法规中并没有明确表示不可使用车载影音和导航产品,因此我国的使用频率相当高。事实上,从手机、笔记本到电视机,我们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电子产品都会因为使用不当而暗藏危险,车载导航产品也一样,因为使用习惯不当而导致产品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不在少数。

  如果要使车载导航成为一款“安全”的产品,那么首先要做的是,让自己没有不当的操作,使危险发生的几率变小。在使用车载DVD导航等产品的时候,首先仔细阅读开机时出现的免责声明和使用注意事项,安全第一。

参与互动(0)
【编辑:陈鑫】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