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汽车频道

波澜再起!合资企业的股权持有比例之争

2010年11月12日 09:23 来源:深圳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从1994年起,整车合资企业中,外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50%的规定一直延续至今。16年间,没有一家整车合资企业在股权结构上突破这一比例的限制。但不久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在中欧汽车产业论坛上公开表示,整车企业中外合资股比50%底线放开对市场化竞争有利。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汽车行业和媒体的普遍关注,其中不乏支持者和反对者的声音。

  坚守者:

  股比是最基本的保护

  一旦失去了股比的限制,作为合资企业的中方,将面临极大的挑战。让我们来设想一下外资方可能的举措吧:第一步,合资外方可能力争成为大股东,甚至将合资公司变更为外资独资汽车公司。第二步,合资外方整合在华业务,将原先分属两个合资公司(如果有的话)的业务整合到新的独资公司旗下。第三步,股比突破后,外资对在华的供应链体系必然要进行大规模的清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第四步,没有了合资中方,跨国汽车公司必然要借助这么多年合资的经验,在人才、管理、经营等多方面实现本土化,大批原合资公司的工作人员,被跨国汽车公司雇佣。

  以《中国汽车产业政策》中划定的“四大”为例,上汽、一汽、东风和长安的合资品牌销量占比分别达集团总销量的58%、60%、65.5%和30%。除长安外,其余“三大”的合资品牌比重均超过50%,如合资公司股比发生变化,对“三大”及北汽、广汽等地方大型车企无疑将产生致命影响。甚至有考察过巴西汽车市场的中方车企老总表示:巴西对合资股权没有更多限制,但现在满大街跑的也没有巴西品牌的车,这说明他们的汽车工业发展不健康,中国应吸取巴西的教训,守住50:50的合资底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韩镭也认为,短期内中外50:50的股比要坚持,对于在合资企业实际经营管理权中处于劣势的中方来说,保留这道防线符合中方企业利益。

  突破者:

  股比早就失去意义

  实际上,整车企业合资股比底线是否应放开,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2008年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小虞在一次论坛上就公开表示:“现在的汽车产业政策中,整车合资股比已在某些环节上有所突破,随着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化,未来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整车合资股比50%∶50%可能不再严格限制了。”

  中国汽车业曾出台过两个发展政策。1994年颁布的政策提出了到2000年中国汽车产业的相关政策。2004年推出的政策描绘的前景期限是到2010年左右,这一政策中延续了整车50:50的合资合作底线要求。如今汽车产业链上的零部件、销售、物流、汽车金融等环节,已对外资全面开放。整车领域的外方投资比例不得超越50%,已成为我国在外来投资方面设限的“最后堡垒”。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国家对零部件产业已完全放开,没有股比限制。绝大部分合资企业都通过采购独资零部件公司的产品,或进口零部件的方式,来转移合资企业的利润,这一做法也无形中增加了合资品牌的制造成本,使股比限制“名存实亡”。

  各方态度

  国企集团:坚决反对

  长安汽车集团徐留平:自主市场份额仅占到29%,实力还不够强,需要长期的鼓励和扶持。

  民企集团:反应平静

  吉利汽车李书福:只有全部放开才可以帮助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现在的限制政策对汽车工业发展很不利,并不是保护了中国汽车工业。

  合资企业外方:坚决赞同

  标致雪铁龙亚洲区总裁奥利弗:5050的股比对合资企业来说,效率是最低的,在战略制定、决策等方面都要反复讨论,甚至是博弈,并因此错失市场良机。

参与互动(0)
【编辑:陈鑫】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