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汽车频道

北京公车改革十年原地踏步(3)

2010年11月22日 07:45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现行车改未触及主要矛盾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洪洋认为,北京各地单兵突进式的公车改革,面临今天的困境,也在意料之中。

  吴洪洋说,由于北京车改不是自上而下地进行,这种“改下不改上”的状况,具有体制上的冲突,“改革不彻底、不触及主要矛盾”。

  全国人大代表叶青表示,综观北京各地改革试点,都有一个普遍特点,即改革选择的都是基层,级别较高的部门都未涉及。而这些部门的主要领导人,又是现行公车体制的最大受益人或既得利益者,因此他们也成了改革的最大阻力。

  “真正的难点并非具体模式,而是如何彻底打破原有利益格局”,吴洪洋称。在这个利益格局中,除了作为公车使用者的各级领导干部,还有公车生产厂商、公车司机、车辆维修公司等。

  吴洪洋也指出,补贴额度不平衡也是本市公车改革的难题之一。由于公车改革的补贴范围、补贴标准和发放形式等,均缺乏统一的政策依据,使得车改方案五花八门,车补金额差别较大,也有个别地区因车改后福利化倾向严重而出现了新的分配不平衡。

  ■车改前景

  车改仍未给出明确时间表

  对于下一步的车改计划,记者致电市发改委、市纪委、市财政局等部门的多个处室。但是,相关人员大多以“敏感”或“不方便”为由婉拒采访,少部分人也只作了较为模糊的回应。

  市发改委宣传部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发改委没有专门机构负责公车改革,因此他也不清楚相关情况。

  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公车改革还是处于试点、调研阶段,试点仍处于区级层面,“这项工作一直在进行,下一步的计划,我们正在研究”。

  专家吴洪洋注意到了这种多部门合力推进的困难。他认为,本市应该成立车改领导小组,并给出统一的时间表和改革路线图。而且,改革方案应覆盖所有的公务员,这样改革才能彻底。可考虑在三年内,完成全市的车改进程。

  他解释说,之所以要采取稳步推进的方式,一是分期分批公开拍卖现有公车,有利于市场稳定,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二是公车司机的分流和再就业,也都需要一个过程。

  同时,要合理核定交通补贴标准,补贴应该与各区县经济发展状况、财政承受能力和居民收入水平相适应,同时要与职务级别、岗位性质和实际工作量挂钩,严禁借改革之名滥发津贴。

  此外,在严格控制公务车数量等“硬指标”外,还应对公务车的行驶里程、油耗、维修保养费用等项目实行监督。记者邓杭

参与互动(0)
【编辑:陈鑫】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