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汽车频道

媒体评论:城市治堵 多些理解、少些指责

2010年12月23日 20:17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新华网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邹云)备受关注的北京市治堵方案23日公布。近一段时间,社会围绕北京即将出台治堵措施众说纷纭,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众多不同的意见反映出社会对此问题高度关注。

  北京拥堵形势的严峻人所共知,车辆越来越多,设施不堪重负。统计数据表明,北京城市核心区小客车出行比例是纽约、东京核心区的两倍多。北京的出行形势引起人们怨声不断。

  与其他城市的拥堵相比,北京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北京是国家首都,既要考虑常住人口,还要考虑流动人口;既要考虑本市机关,又要考虑中央国家机关,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利益的多元使治堵面临更大复杂性,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多些统筹,考虑更加周全。

  城市交通管理以及拥堵治理是一个社会命题,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必须承认,对北京这个近2000万人口的大城市来说,其交通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不少人都既是拥堵的受害者,又是拥堵的制造者。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要对解决拥堵多提建设性意见,以期收到群策群力的效果。

  治理城市交通拥堵还需着眼长远。“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北京的交通拥堵是长期积累而成,解决起来同样需要时间。以上海为例,其治堵方案实施细则也是边实施边修改,前后修改十余次。我们期待北京治堵方案能够更完善,但不能奢望快速找到“回春妙方”,“药到病除”。

  就在社会围绕治堵争论不休之时,北京又掀起购车狂潮,每天有数千辆汽车排队等待上牌。治理拥堵拖不得,也拖不起。北京现今出台的治堵方案难说完美,但只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每个人积极献计献策,北京的拥堵现状一定能够有所改善,并为后来者提供更多经验。

参与互动(0)
【编辑:赵婕】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