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交通日益拥堵 车友一个月多加一箱油——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杭州交通日益拥堵 车友一个月多加一箱油
2009年12月02日 09:19 来源:钱江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杭州城西的邹先生这几天老在为车子油耗的事犯愁,特意去4S店检查做了保养,还特意加了燃油添加剂,但车子每百公里油耗指针徘徊在12.8L上就是不愿下来。

  “怎么回事,我记得以前车子油耗只要11L,现在怎么介费油?”邹先生忍不住问同事张,结果同事张也有同感,“我最初也是以为车子出毛病了,但事实上就是堵车造成的。”

  上周,本报联合汽车快修网、钱江晚报车友会论坛及部分杭州的4S店,对100多位杭州车友进行了一项有关杭州堵车现状的综合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车主平均每天花在上班路上的时间已达45分钟,约为5年前通畅时所花时间的一倍,而与此同时,车辆油耗也在不断向上攀升。

  感受

  一个月多加一箱油

  别克凯越车主梁先生用车正好4年,刚有车时,他从城西的家中赶到10公里外的单位,一般只需20多分钟。但现在,梁先生的车技越来越好了,但花在路上的时间却多了近半小时。

  “我开车算是猛的,但我左突右穿狂奔,花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却总是超过40分钟,要是遇上雨天,那更是糟糕。”在接受调查时他说,每天早上8点多去市中心上班,从家里到单位,有几天他甚至要走近一个小时。他说,之前他还绕一点远路,比如走一些小路,花在路上的时间可以短一些。但现在,这一招也不灵了,因为市中心每条路都在堵,而且堵的时间也在不断延长。

  堵车时间长了,带来油耗直线上升。福特蒙迪欧车主周先生原来加一箱油可以跑350公里,油耗表显示的百公里综合油耗多半是在11升零一些,但现在,一箱油跑下来,很难跑到300公里,油耗表上的数据更是居高不下,超过了13L。“原来一个月我只需加三次油,但现在,一周需要加一次油了。”周先生有点感慨地说,家里要买的第二辆车,他一定要选小排量了。

  调查

  上下班,平均时速24.5码

  近年来,车市持续火爆。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前10月,中国汽车总销量已超过1000万辆大关,已成为全球汽车销量第一大国。

  车子越来越多,路是越来越堵,调查中我们发现,杭州车主的平均上下班里程在13.8公里,在这样的行程里,他们的平均时速不到30码,只有24.5码,而在上下班路途中,平均堵车时间超过15分钟,因此,杭州车主花在上下班途中的时间,已约为5年前通畅时所花时间的两倍。

  记得2006年时,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曾发布过“中国城市畅行指数报告”,当初杭州排名为最畅通城市的第5名,位居沈阳、长沙、合肥、郑州之后,尽管杭州排名居前,但得分比平均数仅多了2.3分,说明杭州的畅通情况总体也并不乐观。该报告还显示,杭州市车主上下班时汽车平均行驶速度为26.13公里/小时,上下班通勤距离为10.16公里,通勤时间是27.86分钟。

  时隔两年,我们对比调查发现,随着城市的拓展,杭州车主上下班的距离延长了3公里多,增长约三成,而车友们花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增加了60%多,说明堵车现象已日趋严重。

  情绪

  6成车友有焦灼感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面对堵车,车友们往往难以控制地会在情绪上出现不耐烦等心理变化。在我们的调查中,焦灼感是被调查者提及率最高的情绪反应。

  快修网网友也野表示,一遇堵车,他就会产生负面情绪,如恼怒感,对城市的厌恶感、紧张感、挫败感及恐惧感等。并且一提起上下班开车头就大,驾驶乐趣都被堵车堵没了。杭州高架更是成了停车场,住在城北的他基本不敢走高架了。网友妮妮在面对交通拥堵时很无奈,她说,只好自我调节吧,这可是没办法的事,比如听听音乐。网友“树下的POG”会特别想念春节那段时间,杭城路上车子少,路况也好,开车好畅快。但他相对乐观,他说,社会和经济在发展,城市堵车是必然的,因此,面对堵车,他会听听广播听听CD。他还表示,城市堵车其实很大程度上是车主不规矩开车造成,如果大家都遵守交规和有道德地开车,杭城的堵车可能会好很多。

  调查中我们还发现,近6成的受访者对堵车会产生焦灼感,这一比例已比两年前有所降低,说明杭州车主对堵车心理承受能力在加强。调查还发现,不同性别受访者的情绪反应差异不大,总体而言,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产生情绪波动。

  面对堵车,有车族的反应也有多种多样,大部分车友会选择改变交通路线。如家住滨江的田女士每天上班过了桥就下高架,结果反而比走高架更快到达单位。调查还发现,在交通拥堵在所难免的情况下,四成多的受访者会“改变路线”,三成受访者则回答“提早或延后出发”。但也有约2成的车主选择放弃开车,选择公交或城市自行车等公共交通。很显然,这些改变路线、时间、出行工具等方法,都是车友寻找解决方法的积极反应。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