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门可罗雀”的二手车市(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解读“门可罗雀”的二手车市(2)
2009年05月12日 16:09 来源:汽车007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目前上海的二手车市场中,08年凯越1.8AT豪华型的收车价格在8.7万元左右,新凯越在市场上的优惠达到了1.5万元,其中最低的售价10.38万元的车型已经落在8万元的区间内。“目前新上市的新车都将价格作为抢夺市场的主要武器,这对二手车行业的冲击太大。”中介公司经纪人王先生说。

  较高的收车价和较低的新车价已经在二手车中介中形成恶性循环。这个循环无法解决,那二手车中介将在一段时间后遭遇洗牌。同时,由于目前众多的二手车经营模式,二手车中介还受到了二手车连锁经营和品牌二手车的冲击,传统的竞争局面将更加激烈,“不管总体的销售数据如何,二手车中介的生存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叫好不叫座 品牌二手车至今缺乏认知度

  “到目前为止,品牌二手车的业务增长量依然不够。”上海一家通用4S店诚新二手车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品牌二手车交易量的正常增长率应达到30%-40%,然而目前这个增长速度仅在10%左右。可见,在车市一片“欣欣向荣”的外表下,品牌二手车市场也只是个叫好不叫座的“花瓶”。

  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及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增长,有置换新车和买卖二手车愿望的用户越来越多,这使得汽车厂商对品牌二手车置换业务日益重视。自2002年始,上海通用首推“诚新二手车”后,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东风日产……各车企旗下“品牌二手车”业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然而,近年来品牌二手车的发展却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首先,品牌二手车业务的影响力较弱,这使得消费者对于品牌二手车的了解依旧不深。据悉,在上海地区,除通用和日产的品牌二手车业务较好之外,其他品牌的二手车业务都并不理想。其次,品牌二手车的发展最主要还是依托于新车的销售,新车销售情况以及消费者的信任将直接决定品牌二手车的经营利润。“考虑通过置换的方式购买新车的客户在所有购车的客户中只占30%,平均每个月的交易量在10辆左右。”某诚新二手车负责人表示,由于对品牌二手车的不了解和不信任,使得消费者更愿通过二手车市场自行比价卖车。

  此外,网络二手车平台的出现,较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品牌二手车的发展。“如二度车网等网上二手车交易平台越来越多,他们为客户提供车辆评估,并由多个二手车经纪公司进行网上竞拍,价高者得,因此客户不仅能够有更多的选择,同时能够通过网站获得更好的价钱。”上海一家日系品牌4S店负责二手车业务的相关人士坦言,这也影响到了品牌二手车业务量的增长。

  -记者观察:三个和尚难分一碗粥

  在本报采访中,二手车市场中的三个经营主体(直营连锁、二手中介、品牌专卖)都在纷纷抱怨二手车市场的生存艰难,这样的情况与新车销售市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完全相反。从目前本报调查的情况看,新车市场的发展成为压制目前还不太完善的二手车市场的最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上海二手车市场今年一季度的同比增长较明显,但二手车商却并没有在整个增长的市场中获得更大利益。相反,二手车业出现了销量增长,利润减少的生存困难。

  首先,在二手车市场由于经营主体过多,多种模式的竞争淡化了单个主体的赢利能力,三种模式虽然共同拉动二手车的销量,但由于分流,三个经营模式自身都没有得到过多增长。

  其次,二手车市场受到整个新车市场的制约,对于二手车市场来说,新车市场的火爆能够加大旧车的置换率,但新车下滑的价格又造成了收车价格的下探。而旧车车主则希望通过出售二手车而获得更大的置换价值,供需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

  第三,二手车的经营模式和赢利模式相对单一,对于新车销售的4S店来说,他们集维修与销售和服务于一体,销售的利润单薄可通过其他服务过程来转化,可二手车市场由于模式单一及差价的存在,二手车商的赢利能力弱。为此,笔者认为,二手车商应该逐渐改变经营方式,通过增强其他附加服务来提高自身的赢利能力。

  当然,由于整个环境的问题,消费者对于二手车商的信任程度极其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和行业机构只有通过引导和宣传改变消费者对二手车商的看法,才能最终促进整个二手车市场的有序发展。

【编辑:赵婕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