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说:应以航空标准对待道路交通——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媒体评说:应以航空标准对待道路交通
2010年03月19日 09:08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更多的驾驶知识都是人们自己在马路上琢磨出来的。

  以一个陆上生物的本能来看,最不安全的交通工具理应是飞机:在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当中展翅飞翔,离地万米脚不着地,还要面对各种复杂的气象和地形,想想也觉得悬。但事实却非如此,以单位里程计算事故率的话,飞机可谓全世界最安全的交通工具,近年来的空难事故屈指可数,所导致的死亡人数以2009年为例,是766人。

  而在看似秩序井然的公路上,又蕴藏着怎样的危险呢?只需要知道一个数据:仅广州一市,目前平均每天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大约为4人。也就是说,在广州这区区几千平方公里的道路上,半年时间内被交通事故掠去的生命要超过全球一整年的空难亡灵。巨大的反差出现了,为什么看似不踏实的民航可以做到如此之高的安全系数,而脚踏实地并且速度极低(相对飞机)的公路交通却断送了如此多的生命?还是让我们来学学民航的经验吧。

  飞机的质量检测是非常严格的,不仅和汽车一样每个周期要进行全面保养检查,甚至每个起降后也要有专业人员进行检查维护,不放过一丝隐患。而马路上跑着的汽车呢?有多少存在严重的隐患,有多少是在带病运行!而就如最近再次被人们热议的卡车尾部防护栏,如此明显的安全隐患换了是整车企业,早该被召回,换了是飞机,也早该被停飞了。但大卡车们就是这样光着屁股跑了几十年,也不知夺去了多少人的生命,到今天强制安装合格防护栏的工作也没有真正得到展开!

  再看看驾驶者的培训。众所周知,飞行员的培养过程非常漫长非常严苛,所以会有飞行员超过他体重等重量黄金价值这一说。而我们的驾驶者呢?接受的是典型的应试教育,在驾校里死记硬背了几招拿了驾照就匆匆上路了。在非常有限的驾驶学习过程中,人们又学到了什么呢?更多的驾驶知识都是人们自己在马路上琢磨出来的,真琢磨对了还行,琢磨不对的话,那就是马路杀手!

  民航飞机在不少空域高密度飞行却相安无事,靠的是空管的精心调度。而汽车在马路上行驶,更多靠的是自律和规矩。在没有摄像头的红灯前面,司机们熟视无睹随意穿梭;压个实线占个非机动车道,只要交警不在都没有问题;哪天心情好或是看谁不顺眼,在车群里扭个秧歌或是在高速公路上撒蹄狂奔美其名曰拉高速,有哪个车主敢说自己从来没干过?而驾驶者们的集体不自律除了归咎于人们的整体觉悟外,交通管理者以罚代管的做法也“功不可没”。

  中国的民航业多年保持着出色的安全记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无异,这说明只要真正重视安全问题,中国人不会做得比别人差。但在道路交通领域,却也没有几个国家能与我国的高事故率争锋。也许,只有到了每个企业、每个车主和每个道路交通管理者,把道路当作蓝天,把每次出门当作一次飞行时,我们的道路交通秩序才能真正进入良性轨道。(朱钦)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