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多款SUV扎堆上市 同级别竞争车型降价应对——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3月多款SUV扎堆上市 同级别竞争车型降价应对
2010年03月18日 15:23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SUV市场一直是车市中增长强劲的一股力量。在去年汽车市场全体暴增后,SUV车型一车难求、排队等车、加价提车的现象从未间断。价格在20万元左右的城市SUV也成为众多消费者热选车型。在北京车展预热之时,市场新车层出不穷,而SUV细分市场的竞争也在逐渐加大。然而随着东本新CR-V上市,国产途观火热预售,以及国产奥迪Q 5月底上市,城市SUV市场“战事”已箭在弦上。

  3月多款SUV扎堆上市

  国内紧凑级SU V市场,一直以来都是日系和韩系两派明争暗斗。从当年的三菱欧蓝德到本田CR -V,从日产逍客到丰田R V 4,这些车型曾经都是日系在紧凑级SU V市场的主力军,如今,除三菱欧蓝德由国产改为进口,退出该细分市场之外,本田CR-V高踞该细分市场的冠军宝座,丰田R V 4和日产逍客则与韩系的起亚狮跑、现代途胜分庭抗礼。

  去年,性价比较高的东风本田旗下CR-V车型,一直占领着国内家用SU V市场的半壁江山,而CR-V提现车加价销售,从上市之日起一直持续到现在。国内SU V市场暴发性增长,令一汽丰田RA V 4一直处于脱销状态,这款车凭借稳定的销量,上市以来始终未见优惠。而由于车市利好,使得以往以进口形式引进的大众途观和奥迪Q 5都纷纷国产化以加强竞争力。进口车方面,马自达CX-7和起亚的索兰托都存在加价提车的情况。

  立足在2010年春节后的3月初,为抢个好位置,以完成逐步增加产销任务,各大厂家憋足劲推出新车。东风本田率先发力,正式推出2010款CR-V。记者日前从现代进口车经销商了解到,为了改变在多年的竞争中韩系处于劣势地位的现状,现代将于4月份推出新一代途胜———IX35。从现代途胜到IX35,从起亚狮跑到日内瓦车展上刚刚亮相的未来将会重新命名的新狮跑,据经销商称,未来韩系也将有四款紧凑级SU V与日系车型角逐,并且在价格上进一步向下渗透。另外,在上海大众4S店,国产途观在3月底将正式推向市场。来自广物汽贸旗下的上海大众经销店称,从2月1日预售以来,该店已获得158份国产途观订单。目前在全国,国产途观预售首月订单已突破4万辆,创下业界预售新纪录。

  随着国产奥迪Q 5上市的时间越来越近,奥迪经销商日前已向记者透露,全新国产奥迪Q 5已经正式确定上市时间为3月20日,国产版Q 5仅推出2.0TSI一个排量,预售价格区间为37万-53万元,目前4S店已接受预订。

  同级别SUV应声降价

  上周,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到东本4S店向销售员了解CR-V的销售情况,该销售员称,尽管2010款东风本田CR-V即将到店,但是老款降价为新款让路的情况并没出现,目前旧款CR-V基本有现货,但价格始终坚挺。

  在广州白云大道北,骏辉丰田店内已有白色的2 .4A T豪华版RA V 4现车,不过丰田的召回门也让RA V 4陷入了争论的焦点。销售员在面对记者“有无优惠”的问题时,语气不太坚定地反问“今天能下单吗?若今天能下单就会有优惠”,可以看得出来,R A V 4原本加价销售的局面也变成了不再加价或是变相降价销售。

  随着年后货源的补充,一直抢手的北京现代途胜已有现货并为了保存市场份额而降价。目前09款途胜2.7四驱自动豪华型有14000元的优惠,其他低配的车型有8000-10000元的现金返还。

  而东风悦达起亚狮跑入门级车型2.0有G LM T两驱版不但有现车,而且优惠完之后经销商报价为14.58万元,此价格比途胜还要再低一点,对于考虑经济型三厢家轿的消费者也非常具诱惑力。

  当然,在SU V细分市场上,尽管国产奥迪Q5还未上市,但宝马X1的推出令作为竞争对手的奔驰也不敢有丝毫放松。在奔驰经销店,奔驰G LK车型一改以前的高姿态,推出购车送1万元大礼包的优惠。

  马自达CX -7贯彻了马自达的“日系宝马”的运动传统,自去年广州车展高调上市以来,一直处于热销状态,加价销售的局面一直存在,最高时加价幅度为3万元现金。不过上周,记者采访时了解到,目前马自达CX -7已有现车在售,而不像奥迪Q 5那样需等候半年以上的提车时间。

  有经销商认为,2009年车市在利好政策的带动下,产销量不断走高,一直到春节前依然供不应求的情况,以致各大品牌纷纷提高2010年的产销目标和产能。但市场是很现实的,供求的关系才是永远的主角。在今年厂家主动增加产量的情况下,市场一旦达到饱和时,长久累积的泡沫就会爆,届时各细分市场的价格战将无可避免。(杨彩芳)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