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车下挫自主品牌崛起 前两月国内车企座次换位——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日系车下挫自主品牌崛起 前两月国内车企座次换位
2010年03月26日 14:37 来源:浙江在线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陆续发布今年1—2月国内汽车销售排行。其中比亚迪F3以5.69万辆摘得单品牌销售桂冠,远超去年同期上海通用凯越所创下的2.94万辆销售业绩,这是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在单月销量中第一次完胜合资品牌。

  引人注意的不止这些,在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中,比亚迪、吉利、奇瑞3家自主品牌车企不仅全部在列,在2月份的单月销量上,吉利已经超过一汽丰田,奇瑞超过长安福特。

  自主汽车品牌力量的迅速崛起,是否会促使今年车市打破合资品牌独大的惯有格局,进而改变着人们的消费观念?

  F3、帝豪渐成自主品牌主力

  丰田召回事件已给年初的车市带来微妙变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两月,销售排名前十位的轿车品牌依次为:F3、捷达、朗逸、夏利、凯越、悦动、雅阁、桑塔纳、QQ和科鲁兹。而在去年同期,排名前十位的轿车品牌依次是凯越、悦动、QQ、卡罗拉、F3、捷达、伊兰特、桑塔纳、夏利和雅阁。除去捷达、桑塔纳迎合公务车市场需求的特殊性,对照销售排名可以看出,家轿方面传统热销车型变化虽不大,但以F3、夏利、QQ为代表的自主品牌销售稳定且增长迅速,一汽丰田卡罗拉则滑到十名开外。

  F3夺得单品牌销售冠军并非偶然。比亚迪杭州保捷副总经理来晓俊认为,F3自上市以来就以借鉴日系车型做工备受市场认同,经过多年技术改进及系列优惠,目前售价已经在6万元以下,性价比优势明显。

  促使销量激增的更大因素在于其不断扩张的营销网络。比亚迪公关部有关人士对此并不否认,自实行A1、A2、A3等分品牌营销策略后,比亚迪加大了在二三级市场建店力度,目前在全国的营销店已近千家,即使每家店一月销量仅50辆,全国单月累计总销量也将达到5万辆。

  目前,吉利、奇瑞的营销模式类似。如吉利将旗下品牌整合成上海英伦、全球鹰、帝豪三大系列;奇瑞划分为奇瑞、威麟、开瑞三大子品牌。而这些子品牌无一不是新建4S店,设计新车标塑造品牌新形象。纵观大众、通用等实力品牌,也许只有合资与进口车型之分,才有展厅、营销网络的区别。

  这与自主品牌车企近年来不断加强研发投入,完善产品体系有关。吉利帝豪企划科相关人士表示,吉利帝豪已经计划的产品体系就有SUV、MPV、皮卡等10多款。目前帝豪每月销量达到三四千辆,全国新建4S店近200家,今年的目标是突破5万辆。

  “自主品牌车企产品推陈出新的灵活性是众多合资品牌无法比拟的。一款合资车型从国外引入国内,起码要经过两三年的反复市场论证过程,且还涉及到外方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杭州汽车城有专业人士分析,在未来与合资品牌的竞争中,自主品牌的竞争优势会进一步体现。体现到具体销量,今年若有自主品牌车企成为年度销售总冠军并不奇怪。

  日系车销量在杭骤降30%

  与自主品牌车企信心十足的表态不同,杭城众多合资品牌商家表现谨慎。上海大众浙江申浙4S店市场部负责人表示,杭州的汽车消费市场有别于全国其他城市,过去多年的市场走势表明,本地消费者对合资品牌,尤其是韩系、德系、日系车型的接受程度要远超自主品牌,如凯越、伊兰特、凯美瑞、雅阁就稳占中级车、中高级车市销售前列多年,10万元左右的合资品牌是杭州消费者购车的主力。

  高档车方面,杭州奥迪、宝马销量仍稳居全国前列,这一市场销售地位和消费者观念不会被自主品牌轻易打破。杭州宝荣汽车副总胡雅慧认为,自主品牌崛起不会对高档车造成冲击。

  连日来,日系车型受本次丰田召回事件影响较大,各商家把它看成一次挫折和考验。“丰田召回事件给销售带来一些影响,本月目前累计销量仅60多辆,按以往月均120辆计算,本月销量可能要下降30%左右。”一汽丰田杭州龙通店总经理吴坚表示,为促进销售,公司目前正进行一系列优惠促销活动,如购卡罗拉送50%购置税。

  对此,广汽丰田浙江全通店总经理李国辉也认为,对他们而言目前最迫切的是帮消费者重塑信心,短期销量下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避免品牌形象从此一落千丈。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