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买车很积极 选车很刁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重庆人买车很积极 选车很刁钻
2010年04月06日 09:45 来源:重庆商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重庆人购车心理,正在从“宁缺勿滥、好大喜功”,向“经济适用、理性务实”转变;重庆人品牌观念强,品牌是重庆人购车时除价格外的第一考虑;超过50%的重庆车主对汽车品牌的质量和服务表示满意,但仍有近40%的车主仅表示“一般”,不满意的则占到接近10%; 4S店的售后服务中,“配件价格贵”、“维修保养收费不合理”、“等待时间长”被列为最受车主购病的三大症结;在买车用车过程中,近40%的被调查者对维修环节最不满意……这是此次“汽车生活·我主张”调查中,我们为您呈现的部分真相。

  此次调查是由重庆商报社联合重庆商业委员会、重庆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委托重庆商报数据研究中心以及慧聪邓白氏研究,共同开展的“重庆生活·我主张”大型消费调查。作为此次消费调查中的重要部份,汽车消费是我们此次关注的焦点。希望通过此次调查,为重庆汽车消费现状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梳理,引导广大消费者学会维护消费权益、培养成熟的汽车消费观念。我们希望这份调查结果,可以成为每位重庆车主和准车主一份权威翔实的“消费指南”。

  61%被调查者拒绝持币待购

  调查结果:此次慧聪邓白氏调查显示,521名被调查者中,约有61%的消费者计划年内购车。其中,计划3月购车的仅有1%,4-6月份购车的约18%,7-9月份购车的占到了27%,10-12月份购车的占到了16%。其中,7-9月份计划购车的比重最大,而10-12月份计划购车的比例最小。

  背景分析:持币待购未成主流

  按照业内的传统观点,这个调查结果令人“大跌眼镜”,业内传统观点认为,7至9月份是每年车市的淡季,而10-12月份一般是每年的旺季,此次调查则证明这种刚性需求的节奏正在发生变化。另外,高达61%的消费者欲年内购车的比例说明,消费者购车正趋于理性和实用,虽然今年的市场形势还不确定,但刚性需求成为主流,“持币待购等降价”并未形成普遍心理。

  业内观点:刚性需求已被充分启动

  百事达总经理林绍军:重庆市场“刚性需求”带来的变化很明显,从两个方面可以说明问题:一是我们今年百事达前三月整体销量增长达到25%,好于全国增长,也超出我们的预期;我自己感受也很明显,公司一般收入普通员工,超过10%以上都开始购车;另一个方面,今年百事达的二手车业务突现“井喷”,增幅超出去年同期50%以上,花几万元买一辆两三年的二手车代步,已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这一切都说明,重庆车市的刚性需求已经被充分启动,而且是二手车、新车销售齐头并进,这种需求并不会受到降价等市场环境的影响,其增长速度将可能超出我们所有从业者的预期。

  小排量车稳占50%市场份额

  调查结果:在“最关注哪三类车型”这一问题上,中级车、中高级车、经济型轿车分列前三,选择比例分别是79.4%、60.3%、47.1%,而近些年异军突起的城市SUV则占到了26.5%,仅次于MPV车型(37.7%),而领先于专业SUV(25%)和进口豪华轿车(24%)。

  背景分析:1.6排量及以下车型占比稳超50%

  经济型车的关注度达到了47.1%,虽然仍排在中级车和中高级车之后,但证明1.6以下小排量轿车的市场正在迅速膨胀。虽然高昂的养车费用和持续飙升的油价,逼使新车购买者“宁缺勿滥”的传统心理仍十分明显。但1.6以下小排量车已经成为市场主力却是毫无疑问的趋势。在这其中需要明确的是,所谓中级车阵营,绝大部分品牌都主打1.6排量,应列入1.6阵营。按此计算,1.6及以下排量市场份额应稳占到重庆市场份额50%以上,是最大的“市场蛋糕”。此外,城市SUV关注度较高,证明其正在越来越多走入私家购买者的视线,考虑到MPV车型单位集体采购所占比重较大,可以判断城市SUV目前已成为继轿车之后,重庆人购买私家车的最主要选择。

  业内观点:1.3-1.6排量 未来市场空间最大

  中汽西南市场总监但向东:虽然中汽西南集团内部自主品牌和经济型轿车品牌较少,小排量主要集中在1.6排量,但中汽西南去年1.6及以下排量销售份额仍占到了50%左右,豪华车的份额占到了8%左右,剩下的则是1.6以上、2.0以下的中级车和中高级车。由此来看整个重庆市场,1.6及以下排量车型超过50%的份额已经是事实。受制于重庆地形的影响,1.3以下微型轿车由于动力不足,市场空间有限,我判断未来重庆增长最快的应该是1.3-1.6排量,包括很多1.6排量中级车。

  关于本次调查

  74.4%的被调查者月入4000元以上

  本次调查共采集有效样本521份,男女比例达到了61%和39%,年龄则主要分布在26到45岁以上,该年龄段之外的被访者仅占到了18.7%。此次被调查者的收入状况大致为:月收入2000元以下仅占1%,2000-4000元占到24.6%,4000-6000元占到了36%,6000-8000元占到了25.1%,8000元以上占到了13.3%。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