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安全带也有儿童高度 选车别忘儿童安全

2008年05月29日 14:26 来源:华商报 发表评论

  如今人们在购车时越发注重安全性能,包括ABS、安全气囊等在内的主被动安全设备成了人们的关注重点,但对保护儿童的一些装备却忽视掉了,或在车辆已有这些装备的情况下也忘记使用。在“六一”儿童节到来前,记者收集了一些应该被重视的儿童安全保护装备供家长购车时参考。

  锁止气囊可防误伤

  如今,汽车上的安全气囊越来越多,从2个气囊到现在的6个气囊。因此,不少人就认为气囊越多对人的保护越大,但事实上安全气囊却是把“双刃剑”。“汽车发生事故时,安全带将对人员提供80%的保护,而安全气囊只提供20%的保护,而且还是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否则极容易造成额外的伤害。”研究汽车新技术的穆乾坤告诉记者,安全气囊是靠爆炸弹出,速度非常快,发生事故时弹出的安全气囊足以对没系安全带的乘坐人员造成很大的伤害。而且安全气囊的设计是按照成人标准设计的,弹出的位置是在胸部,如果座位上坐的是儿童,因为身高的原因,对准的位置将是儿童的颈部和面部,对不系安全带的儿童来说,弹出的气囊无疑是致命的,极易造成颈椎骨折和窒息。

  另外,副驾位置应该说是全车中不大安全的位置,因为发生事故后驾驶员出于本能在避让时会将副驾位置让出去。因此,儿童乘车时最好不要坐副驾位置。如果坐在副驾位上,一定要系好安全带。最好还要将带有副驾安全气囊锁止功能的副驾安全气囊(好动的孩子极容易误触发安全气囊)锁止,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气囊锁止是通过点火钥匙手动控制关闭副驾座位上的气囊,使汽车即使在发生碰撞事故时气囊也不会弹出,此操作并不影响其他气囊和侧气帘的使用。在非儿童乘坐时,这个安全气囊通过解锁可以正常使用。

  安全带也有儿童高度

  在车辆发生事故时,安全带的自动卷扬机会立即收紧安全带,提供给乘坐人员最多的保护,但很多人特别是后排乘客,由于怕麻烦或大意往往不系安全带,更疏忽了可调节安全带对儿童保护的功能。

  因为乘坐人员身高的不同,安全带高度可调就显得十分重要。一般对于12岁以下较矮的儿童来说,使用安全带时可以将安全带固定点调节到比较靠下的位置,使肩部安全带能在锁骨处,腰部安全带系在肚子之下的胯骨上。如果安全带高度不可调,对成人来说正合适的安全带则极有可能对儿童颈部造成伤害,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最好有自动落锁功能

  因为儿童好动,有可能在行车途中将门打开从而发生危险。因此,儿童安全门锁应运而生。目前,几乎所有车型都备有此功能,一般都在后门位置。使用前,家长可以用点火钥匙将儿童安全门锁调到锁定位置,将门关好,门将无法从里面打开而只能从外面拉开,从而避免了行车中因儿童误开门而造成危险的可能。

  如果嫌这种儿童安全门锁较为繁琐的话,现在有一些车型上带有的一种自动功能将能满足你:当车速高于某个数值时,车门将自动落锁,这时无论从里面还是外面,都无法打开车门。这样既防止了儿童在里面误开门,也避免了外人拉开车门拿车里的东西。

  门窗要有防夹手功能

  行车途中,好动的儿童有时会将身体探出窗外或向窗外抛撒东西,因此从安全的角度来考虑中控门窗就是必要的,当然,这种门窗和天窗如果具有防夹手功能则更能避免对儿童造成伤害。

  驾驶员可以控制4门电车窗升降并对后门车窗进行锁止,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儿童在行车中随意开关车窗以及身体部位探出车外带来的安全隐患。如果使用的是防夹手的门窗,就可以避免驾驶员在操控门窗上升的过程中夹伤没来得及伸回车内的儿童手臂。因为具备防夹手功能时,车窗或天窗在上升途中遇到障碍物就会改变为下降的行程,但又不会落到最底部,既防止了夹伤儿童,又防止了儿童翻出车外。(江小红)

编辑:张艳红】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