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保险公司集体涨价 豪华车险“遇险”

2008年08月07日 13:40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表评论

  烈日当头,所有人都在较劲。

  有人老当益壮,唇枪舌剑,争的是CPI高不高;有人满世界演讲,义正词严,赌的是楼价还跌不跌;广州有美女车主上白云大道演出“牛车拉豪车”的行为秀,要的是“讨一个说法”,这边厢,众保险公司声称“亏空巨大”,准备本月起对“豪车”们集体涨价———

  豪华车险“遇险”

  家住白云区的刘先生是一位热爱生活的人,上月底,他订购的一辆宝马5系轿车到货了,但是当刘先生准备上车险时,他发现平日里有求必应的保险公司似乎越来越不待见他,“问了好几家保险公司,要不不愿意保,要不就是不打折,态度爱理不理的”。

  在保险公司们酝酿的这一轮车险涨价潮中,刘先生的遭遇将不是个案。

  自8月1日起,中国平安针对宝马1系、3系车险保费将上调15%,“调价方案已经报给了保监会”,该公司一工作人员说。而从今年6月开始,太平洋保险针对宝马等高端车型的车险保费上调了10%.永诚财产保险股份公司已经将宝马3系的保费提高了零点五个百分点,其余高端车型的提价幅度“还需要等公司的通知,但是肯定会涨”。

  再将时间上溯两个月,一些外地保险公司已经表示将不再接受宝马等高端轿车的车险业务,一些买回豪华汽车的车主无处投保的新闻也不时见诸报端……而之所以针对宝马,“是因为保有量比较大,赔付率高,配件贵”。

  豪华车正在成为各家保险公司头痛的对象———“今年上半年以来,光我们平安广州分公司车险这一块就亏了600多万”,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公司追查原因,发现宝马等高档车的赔付率比较高”。

  据一些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分析,这类车赔付率高的原因大概有以下3条:一是维修费用高昂;二是配件多为进口;三是“这类车的车主多数财大气粗,车的性能也比较好,开车也不是很留神,事故比较多”。

  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举例:一辆宝马车的保费即使不打折的话大概也只在1.2万元到1.3万元左右,出了事之后,喷一条保险杠一般是2200元,车头盖喷漆一次8000元,而这类高档车即使只有一条擦痕也需要整块喷漆,仅这一条痕就要把保险公司一年收的保费给赔进去了。而一般的轿车,整个保险杠重新做漆最多也就800元。

  高昂的人工费也是高档车不招人待见的原因:“我们曾经保过的一台宝马,全年的保费才收了7000多,一个案子出来就赔10000多了,材料费2000多,人工费8000多。我们的车拿去修,哪里用这么高的人工费啊。”一位保险公司业务员抱怨说。

  这背后隐藏的道德风险也令保险公司寝食难安———某些时候修理厂会人为地制造“事故”———比如一个车只是刮掉了点漆,但是修理厂有时会把整个保险杠给弄下来,让保险公司赔付更多的维修费;有些保险公司理赔员会与修理厂串通,扩大事故,或者干脆自己当起了汽修厂的老板。一些车主为了省掉更换配件的费用,有时也会“出事”。据悉,广东省平均每天车险赔款超过1000万元以上。有保监会人士估计,至少10%的车险案件有骗保嫌疑……

  此外,高档车采取的是订单生产,国内没有相关的零配件可卖。一旦出了问题,就必须向厂家订购。这样一来,高档车维修价格的主动权掌握在汽车生产商手里,保险公司根本没有办法预见成本。

  如是,豪华车会被保险公司“特别关照”:遇到天气变化,路面情况不好的时候,一些公司会发短信通报天气、路面情况,提醒这些“高档”车主小心上路。这显然是严重耗费人力资源的事儿。

  相形之下,上海大众、一汽大众的若干车型备受保险公司青睐,如捷达、桑塔纳、富康等。“这些车型高科技配置少,且车辆较耐撞,加上维修技术容易掌握,车主们能够接受保险公司将车辆开到指定维修厂而非4S店,因而理赔成本较低。”一位工作人员说。

  谁为保险保险?

  高档车为何在此时遭到保险公司的集体发难?激烈的商战是大背景。在广州市场,从事车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有30余家。市场如此拥堵,价格战随时可能爆发。

  据太平财险公司一位负责人透露,在商业车险市场上,几乎没有一家财产险公司是赢利的,尤其是一些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合推的各种买车险优惠活动,亏损严重更是行业内人所共知的秘密。

  据他测算,车险公司的理赔率一般在55%以上。这是一个足以让各家保险公司经营困难的数字———“保费收入的55%要赔出去,剩下45%,其中35%作为经营成本,利润就只有10%,而且保险公司的营业税是6%,最后只能剩下4%,这里面还有越来越高的中介费用”。“如果哪家公司的车险赔付率降到40%以下,那已经是非常非常光荣的事情了”。———业界公认的车险收支平衡的临界点48%.

  眼下,私家车的赔付率一般在50%以上,营运车辆赔付率在70%到80%,出租车赔付率几乎达到100%,10吨以上的货车赔付率在200%左右。一些出租车司机每年甚至能从保险公司“倒赚”数千元……

  仅车险业务这一块,保险公司的经营费用就已经超支,即使别的业务收入赢利,也难抵车险入不敷出的局面。

  以下的一些数据或许能部分说明车险行业全军尽墨的原因———目前在广州市场,车险公司70%的业务来自于中介代理。保监会曾规定车损险及附加险代理费不得超过实收保费的15%,第三者责任险手续费不能超过8%,如今,这一界限早已被保险公司们提高至30%、40%甚至50%.中国平安发布的2007年年报显示,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综合成本率上升,其中相当一部分用于支付中介机构手续费。

  保监会也曾制定过保费最多只能打7折的“限折令”,但是车险公司不时会爆出“三折”、“四折”的“震撼价”……

  这让一大批钻研“高收益,高回报”的保险精算师们吐血。

  根据保监会的统计数字,全国车险保费收入占各公司财险保费收入的59.48%,在广东,这一数字为56%左右。作为产险业的第一大险种,各家保险公司均在车险业务上押下重注。

  这让主管者很是头痛———价格战、过度返佣公然“踩踏”红线,“无形的脚”踩住了“有形之手”。今年以来,广东保监局接连开出了多张罚单以逞威慑之效:其中包括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荔湾支公司承保南航200余台车险业务,将“非营业企业”费率按“机关非营业”收取,共少收保费17万余元,被处罚款十万元,支公司领导遭撤换;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参加某法院车险投标时低于7折报价,被处罚款十万元;中国人保低于标准报价被处罚款五万元……

  在新近出台的2007版商业车险条款中,50万元以上的高档车的费率和2006版相比,高出了5%到20%.

  这一规定选择在愚人节当天出台,很是有些“黑色幽默”的意味———各家保险公司的老总们对此规定压根就没当回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年代里,“后浪推前浪”的故事总会刺激老板们的想象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以一辆6座以下家庭自用车为例。商业险7折后再加交强险总保费基本在6081元,而在各家中介公司那里,最多可优惠21%,一般也能优惠13%.

  价格战的白热化因产品的同质化而起,只要现在的价格还有一点调整空间,现在的价格就是不稳定的。

  若干年前,就有人预言保险业的故事没什么新鲜,老故事翻新,新故事重组。走的是彩电、PC们的老路———降价的过山车一开始就停不下来,直到这一回合玩完。

  “其实大家早就想涨价了,只是环顾左右,都不敢做第一个”。“在涨价的前一天,很多厂家都会认为自己还能稳住,但是只要有一家开了头,他们就挺不住了,就势如破竹”。———有人如此预测此番高档车险上涨的“骨牌效应”。

  何以解忧,唯有涨价。

  车险如何“脱险”?

  车险看上去已波谲云诡。习惯“刀口添血”的保险公司老总们终于决定围坐在“脱险”这个话题旁。

  他们深感吃够了彼此的苦头。在主管部门的主持下,广州七大财险公司的负责人及其50多家分支公司的老总们曾经共聚一堂,成立过行业自律“盟誓大会”,发布了《广州地区机动车辆保险行业自律公约》并公布举报电话,成立了“领导小组”巡视市场,并每月召开例会,“以及时解决新问题”,其时场面之盛,“到会的从业人员有500余人”。

  但主角们并不指望看到一个百年阵线的诞生———他们太了解自己和太了解彼此了。他们的抱负不过个把月——与我们所知道的“彩电峰会”一样,车险“盟誓大会”后来也成为“烂尾楼工程”,无果而终。

  当然,如果把成立“车险联盟”这样的秩序转型中的所得所失分摊到每一个厂家的头上,在每次转型造成的新增得失中,每个人确实摊不上多少。他们犯不着为这点东西冒被别人先下手为强的风险。

  其后的市场乱象包括:竞相抬高代理商的手续费;吸引无证机构和无证人员加入;暗中变更条款,减少保险责任以降低实际保费;扣单、出假单以及出账外保单等等。

  保险的基本原理是大数法则,规模经营是赢利条件之一。车险公司们却陷入了做得越多,亏得越多的怪圈中。

  “囚徒困境”是坚硬的。既然大家联手已经无法指望、大面积提升保费也不可能,保险公司在高档车险涨价之外必须苦练内功———“为了保效益,我们力争将今年经营费用压缩10%,全部转化为利润,同时,挤掉赔款里的‘水分’,降低经营成本。”人保财险广东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

  目前,人保公司正在推广车险远程定损:依托安装在修理厂的监控系统,无需将定损专家派去现场,通过大屏幕和电话可以进行远程的图像抓拍、存档、核定赔款。

  还有一些公司将视线瞄准电话车险。作为专属产品,电话车险保费最多能打5折,冲破车险最多只能打7折的禁令。对于保险公司来说,通过电话销售车险产品,省掉中间环节,“成本上降低了8%左右”太平洋财险一负责人表示。

  不过,电话车险的成长还有待时日———广东数家保险公司的数据显示,这一块的保费收入目前占比整个车险保费尚不到2%……

  还有人士认为,保险公司向个性化、专业化发展或许是下一个方向:“专门经营某一个险种,比如美亚以中小企业的财险以及汇率险为主,成为最赚钱的财险公司”。另外比如中华联合,依靠货运车保险业务起家,做到全国第四。还有太保则准备从高端车险突破。

  在一片出血大甩卖的打折声中,市场实实在在做大了———省保监局的数据显示,07车险保费收入139亿,同比增长49%,特殊风险保险保费同比增长34%.交强险投保率由2006年的69%上升到目前的90%多。(陈习龙 梁珊珊)

编辑:张艳红】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