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一轮限行今起实施 其间不设处罚缓冲期——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北京新一轮限行今起实施 其间不设处罚缓冲期
2009年04月11日 01: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从2009年4月11日至2010年4月10日,北京市将按照车牌尾号每周一日高峰时段停驶,法定节假日和公休日除外。停驶时间由原来的早6点到晚9点调整为早7点到晚8点,缩短了2小时;停驶范围为五环路以内道路,不包括五环路;停驶的车牌尾号由原来的一个月轮换一次改为每13周轮换一次。 中新社发 吴芒子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4月11日电(段红彪)北京新一轮尾号限行措施今起开始实施,因今日为双休日,实际新一轮限行措施的见效日期为4月13日,此次限行其间不设处罚缓冲期,对违规上路的车辆仍为罚款100元不扣分。本次尾号限行措施将从今天起持续到明年4月10日。

  不设缓冲期 违规上路罚款100元

  目前正在实施的“五日制”限行方案在开始轮换时设有一周的处罚缓冲期,缓冲期内以警告劝阻为主,过了缓冲期才正式处罚。但是下周开始的新一轮限行,未设缓冲期。王志宽解释说,新一轮限行是本轮限行的延续,因此未设缓冲期。

  据介绍,在每次轮换前几天,交管部门将配合媒体做好充足密集的宣传工作,提醒司机注意轮换的日子。交管部门将对违反尾号停驶政策出行的车辆进行严查,违法上路者仍会面临罚款100元但不扣分的处罚。

  据悉,目前全市主干道和联络线的电子监控设备都已具备拍摄“闯限”车辆的功能。但是,对于确属特殊情况的,比如运送危重病人等的车辆,交警会根据情况照顾放行,不会处罚。

  今起开始首轮尾号停驶 每13周轮换一次

  本次交通停驶措施,仍然按车牌尾号将机动车分为5组,实行每日停驶两个尾号,法定节假日和公休日不停驶的政策。从2009年4月11日开始,首轮停驶的机动车车牌尾号,从星期一至星期五分别是:5和0、1和6、2和7、3和8、4和9。临时号牌、机动车牌尾号为英文字母的按0号管理。

  据悉,与之前尾号停驶每月轮换一次不同的是,为了方便市民出行,今天开始的新一轮尾号限行,将改为每13周轮换一次。

  每天停驶缩短两小时 五环路不再受限

  北京市交通委委员、新闻发言人王兆荣之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本次交通限行措施,社会车辆的停驶时间从过去的早6时到晚9时改变为早7时到晚8时,较之过去每天停驶时间将缩短两个小时。

  此外,本次交通停驶措施中,也适当调整了限行的道路范围。前一阶段,五环路也在限行范围内,社会车辆在尾号停驶日不能上五环路。从2009年4月11日到2010年4月10日的交通停驶期间,社会车辆在尾号限行日可以上五环路。由于五环没有辅路,因此,也不涉及内侧辅路限行问题。

  对于为何将五环路划出停驶区域,王兆荣称: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首先是五环路与城市中心区的其他环线相比,车流量明显要小很多。其次,随着五环路周边区域的发展,周边新建社区增加较快,将五环路划出停驶区域可以方便五环路周边的市民。第三是北京新城大部分都与五环路相连,将五环路划出停驶区域有利于新城之间的出行。

  限行车辆范围

  据介绍,本次交通限行将继续以政府车辆作为带头。从2009年4月11日起,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继续封存30%公务用车,封存公务用车总数将达到1.5万辆。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中央国家机关,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中央和本市所属的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公务用车都将按车牌尾号每周停驶一天(0时至24时),停驶的范围为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道路。

  按照本次限行政策的规定,对于外地车辆、已办理长期市区通行证的外省、区、市进京机动车则与本市社会车辆一样,按照尾号在限行日早7时到晚8时限行,限行区域也是五环内(不包括五环路)。

  相关阅读

  北京城区差别化停车费方案初定

  近日,北京市交通委新闻发言人王兆荣透露,城区差别化停车价格改革已有初步方案,将采用分区域方式实现价格差别管理。其核心就是提高中心城区的停车收费。

  据了解初步方案的人士透露:“方案尚未最后确定,但大概框架已经定下来”。三环以内,目前的2元区将调整为5元区,部分5元区调整为10元区。另有部分5元和10元区调整到15元区。“主要形成三个档次,最高15元”。

  除适当提价外,本次改革的另一个重点,是细化不同区域的收费标准。据了解,按照新方案,目前四环内的2元区将分出更多档次。东单、西单、王府井等大部分中心区和商业区可能将提高到10元和15元。此外,三环外的部分繁华拥堵区域也将纳入中心区的价位。如东面、东北区域等。五环以外尚没有调整计划,至少不会涨价。

【编辑:魏恒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