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肋决定地位? 未来十年谁是车坛霸主(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软肋决定地位? 未来十年谁是车坛霸主(2)
2009年08月24日 08:50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软肋决定地位

  大众要超越丰田,做世界老大?在一场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丰田要面对70年来的首次亏损、通用这个巨人更是直接败倒在了自己的脚下。一直稳扎稳打、慢工出细活的大众开始崭露头角,在收购保时捷和在中国市场尝到巨大的甜头后,大众开始为自己订下时间表:要在2018年再次超越丰田,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大众有没有能力拿第一?这是毋庸置疑的,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品牌之一,大众有其不可动摇的地位和实力。可是,拿到第一又如何?是福是祸?也许在此之前,通用、丰田都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也许,相对于依靠自己的“长处”拿到世界第一,看到自己的“短处”对于一个品牌才是更具意义的事。通用曾经的一哥位置,让它忽视甚至无法协调自身存在的臃肿管理架构和资金运作的不合理,最终导致了这头“大象”申请破产保护的结局。在这位前辈面前,大众更应正视自己的软肋所在。更何况,在通用和丰田争做老大的时候,德国大众汽车也曾经有过内外交困的时期。

  要做世界老大,必须看到自己的软肋。我们必须看到,虽然大众在北美及中国、巴西等市场赢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和增长,但是北美却是它的“短处”,市场份额只有不到3%。

  在中国,虽然大众品牌今年上半年销售增长高达22.7%,但贡献最大的是奥迪品牌。

  而在地域方面,北方地区依然是大众的主要战场,大众在华南市场的份额不高,尤其是珠三角一带,都让大众旗下几位合资公司的老总每次谈起来都有点“酸溜溜”。的确,这样的现实情况无法与其未来“世界老大”的头衔相匹配,尤其是其合资公司之一——一汽大众这两年在广州的布点更是越来越少,最后连辉煌一时的体验中心都干脆撤走,广州市区只余下三家。上海大众更是多年在广州和周边地区没有拓店计划。所幸,最近听闻风声,一番调整之后,一汽大众决定卷土重来,所有4S店都在重新装修后,再度隆重亮相。

  我们不能说大众野心勃勃,毕竟每个汽车厂家都希望给自己一个目标。只是我更愿意看到,成为“世界老大”的企业,至少不要出现在某些重点地区销量卖不动干脆“吃不了兜着走”的情形,更不要将原因全部归咎于当地消费者喜好问题,而是应该看看自己的产品、营销是否做到了点子上。(邓莉)

  车坛霸主不重要

  通用倒下了,丰田成为老大,但事实上,丰田也许并不想,因为当老大的压力非常大,所有人都盯着你看,如果有人愿意接手,丰田也许会很乐意让出这个位置。不过可惜,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没人愿意接手,也只有丰田有实力坐稳这个位置。因为丰田的生产模式、营销水平乃至技术研发方向都代表着现在汽车工业的最高水准。大众或许能挑战丰田,但不到万不得已,大众不会接手这个“烫山芋”。所以,对于“未来十年,谁是车坛霸主”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会是丰田。

  对于中国车企来说,谁是车坛霸主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在未来十年,世界汽车一定要有中国的声音。换句话说,中国要有本土车企的产销量能够进入世界前十,甚至前五。如果做不到,这代表着中国几代汽车人的努力都打水漂了。原因无他,如果不出意外,在未来十年,中国市场将是世界第一。一个世界第一大的市场却没有自己强大的车企,无论是任何借口,都说不通。

  由于工作关系,笔者接触过国内大多数的车厂,有合资的,也有本土的,说实话,他们都很努力,但让人意外的是,合资车企比本土车企更努力拼搏。

  如今,合资车企的外方很明白自己是个外来者,不如中方了解中国市场,所以到现在,市场调研、车型定价、销售都交由中方来进行,自己退居幕后专心造车。而本土汽车却从一开始就将自己定位为“本土汽车”,认为消费者应该无条件支持。不要奇怪,本土汽车就有这种情结,他们喜欢提韩国民众举全国之力支持现代汽车发展的例子。所幸的是,本土汽车这种情结这些年来有所减弱,毕竟市场是无情的。

  或许有人会问,今年,本土汽车表现非常好,增幅达到多少多少。但应该看到,今年谁不增长?几乎所有的合资厂都将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销售目标,与他们相比,本土汽车取得的成绩不值一提。

  最后说一下,想要进入世界前十,按照2008年的数据,年产销量至少需要230万辆,十年后,这个数字可能是280万辆,而今年本土汽车销量最好的奇瑞,不到40万辆。差距之大,显而易见。还是那句老话,时不我待啊! (周伟力)

【编辑:陈鑫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