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时代:自主品牌如何避免当“炮灰”?(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低碳时代:自主品牌如何避免当“炮灰”?(2)
2009年12月11日 09:29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布局:

  自主品牌快速 抢占战略要地

  “从节能减排效果来说,虽然对传统技术的改进,能降低汽车的碳排放,但从长远来看,新能源汽车才是最终选择。”贾新光表示,研究表明,新型动力技术可以大量削减碳排放,使用全混合动力的汽车可削减56%的耗油量,电动汽车的削减量更高达50%-100%。

  今年初,为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规模化、产业化,财政部、科技部联合发出通知,在北京、上海、重庆等13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出台的新能源汽车规划要求,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占全部汽车的1/2,约为6500万辆。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国内车企早已蠢蠢欲动,陆续推出了各自的新能源汽车时间表,将新能源汽车纳入发展规划,加紧布局。在刚刚结束的广州车展上,广汽推出了X-Power新能源概念车,福田汽车推出了国内首辆电动CDV。

  在此之前,比亚迪推出F3DM、F6DM两款双模电动车、E6纯电动车。而奇瑞汽车则计划在中国台湾建立全球电动车研发中心,并推出了国内第一辆纯电动汽车“奔奔I”电动汽车。

  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国内新能源汽车大多尚处于研制试验阶段,离实现最终化发展尚有很大距离。

  -难题

  国内汽车产业跳跃“绊脚石”

  随着低碳时代的来临,汽车工业也将面临着新的拐点,新能源作为未来发展汽车发展的方向,国内车企早已蠢蠢欲动,抢占有利的战略要地。但是,在低碳要求下关键技术如何攻克?政策如何有效地指引行业发展?配套措施应如何配合产业的发展?这些问题都摆在我国未来汽车的发展之路,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

  关键技术仍需攻克

  以电动车为主导的新能源汽车,将代表着低碳时代的发展趋势,为此,国内各车企都试图抢占先机。今年3月,北京率先成立了首个新能源汽车联盟并开始建设产业化基地之后。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如雨后春笋,广东、安徽、武汉、吉林等各个地区都依托本地的龙头汽车企业,结合上下游产业,纷纷组成联盟,以实现技术资源共享,加快关键技术的攻克,并且各地都提出了发展规划与目标。

  然而,在躁动的背后,也让不少分析人士感到不安,各自发展抢占发展先进技术虽然有积极因素,但这些力量能否得到有效的利用?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现有技术资源?

  汽车分析人士钟师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企业闹哄哄地进行技术研究,但是真正的技术水平达到何种程度,大家并不清楚。目前,不仅是中国在进行新能源技术研究,全球汽车大国早就启动,加大投入,中国如果不能赶上的话,就会又被落下来了。“因此,不要说弯道超车,如果没有真正的技术做支撑,中国汽车产业将有可能再次翻车。”

  ◎政策:

  需要更多指引

  今年初,为了鼓励汽车消费,国家推出了1.6L及以下购置税减半的引导政策。分析人士指出,随着节能减排的要求,国家需出台更加细致政策,指引消费。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钟师表示,目前最迫切的是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几大部门联手建立一个透明、合理的评估体系,对中国现有的新能源开发水平进行一个评估,同时,出台一个国家性的新能源发展体系,制定好相关的任务和目标,通过政策来指引产业的健康发展。

  据了解,我国现已出台公共汽车清洁能源鼓励政策,随后,武汉、重庆等地陆续施行对新能源汽车消费进行直接补贴。目前,国家也将选择5个城市进行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

  ◎配套:

  设施急需完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以电动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要想“大行其道”,首先就必须解决充电这个关键环节。从世界范围看,这也是目前阻碍新能源汽车普及使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贾新光分析,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是消费者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一大顾虑。因此未来如何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让电动汽车的充电如传统汽车加油一样方便是普及新能源汽车的一大考验。但是建设充电站等相关设施是一笔巨大的投入,不能只靠政府投入,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的新能源基础设施产业化道路是发展新能源汽车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