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品牌争夺小型车市场 自主车企自卫反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合资品牌争夺小型车市场 自主车企自卫反击
2009年12月16日 10:27 来源:汽车007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伴随高油价、利好政策等因素的叠加,小型车市场表现愈发强劲,合资品牌也终于开始将目光转移到这块市场。同时,随着自主品牌向中高端市场的挺进,合资与自主的竞争也变得日益激烈。

  挥兵:合资品牌发力小型车

  面对合资品牌对低端小型车市场的“入侵”,自主品牌并未坐以待毙。近日确切消息称,上海通用新一代赛欧即将于明年1月11日正式上市。据上海通用总经理丁磊介绍,这款旨在重点进军二、三线小车市场的战略车型,起售价肯定会下探至6万元以下。6万以下这一价格区间市场,向来是被视为自主品牌赖以生存的空间,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

  近来,除上海通用之外,包括广汽本田、东风日产、广汽丰田等一些合资品牌也纷纷表示,将会进军这一向来被视为自主品牌根据地的二、三线小型车市场。

  合资“入侵” 自主谁受伤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汽车质量可以这么排序:进口高于合资,合资高于自主,而价格也是如此。此次通用推出的新赛欧、东风日产的March以及东风本田的TIF 将进一步打破此格局,对以价格取胜的自主品牌产生不少影响。

  上海通用总经理丁磊表示:“这一细分市场价格主导倾向明显,相应的标准和服务质量也参差不齐,但这样的态势或许反而对我们有利,新赛欧有望给低端市场带来国际大品牌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相对于实力雄厚的大多数合资品牌,自主品牌由于起步较晚,无论是在产品的研发还是在产品生产工艺等方面,都与合资品牌存在一定的差距。正是因为差距的存在,自主品牌长期以来采用错位战术以求能够避开与合资品牌的正面交锋,徘徊于价格低廉的小型车市场。

  众所周知,打低价格战一直是自主品牌的强项,摒弃了昂贵的材料,以实用的风格吸引消费者。而合资品牌再次大举入侵,因其在品牌基础、技术、渠道等各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随着越来越多的低端产品加入,自主品牌在这一级别市场的份额将会受到挤压,消费者的购车目标也会发生转移。

  合资品牌仍面临多重障碍

  但没有任何战争的成功能一帆风顺。合资品牌此番举动,势必会遇到诸多问题。自主品牌经营了多年的小型车,主要以低廉的价格取胜。在大多数消费者心目中,合资品牌产品的高品质才是最大的卖点,如何能做到既要降低生产成本,又要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将是合资品牌亟待平衡的问题。

  其次,产品价格定位也是一个问题,其中新赛欧定位在5万-7万元,而东风日产的March和东风本田的TIF都定位在6万到8万元之间,这个价格与自主品牌3万-5万元的小型车价格的相比,还是略微偏高。

  此外,以国内二、三线市场为例,无论是品牌知晓度的推广,还是销售渠道的建立,自主品牌都拥有着先入为主的优势。二、三线城市的销售模式和理念不同于一线,合资品牌对于低端市场消费群的消费心理还比较陌生。而自主品牌已在这些城市已有一套得心应手的销售方式,而合资品牌是否愿意放下身价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宣传自己的产品,也是其攻占二、三线城市能否成功的关键。

  -记者观点

  伴随国家对小排量汽车购置税优惠延期政策的出台,明年小型车产销有望延续今年异常火爆的态势。据统计,全国前11个月的销量中,小排量车型的贡献率达到了85%。虽然这中间有政策方面的因素,但并不能忽视市场对于小车型的刚性需求。

  随着越来越多的合资品牌汽车厂商开始关注并投入到小型车市场,想购车的消费者无疑会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不仅仅是对于那些身居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对于更注重品牌的一线城市消费者而言,也将会是不小的诱惑。

  山雨欲来风满楼。合资品牌开始进入6万元以下这一细分市场,对以这一细分市场为主的自主品牌而言,挑战与机遇并存。

  合资品牌对低端小型车市场进军的威胁效应,尚还需要一些时间才会显现。对自主品牌而言,如何利用好这段时间则是关键。集中精力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品质,打造出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才是正道。借此市场将重新洗牌之际,加大品牌形象提升建设,摆脱长期以来自主品牌留给消费者低端低品质的不佳印象。不仅仅是对现在,对将来自主品牌的发展都将意义深远。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