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车企仅两家有"名分" 山东电动车抱团求正名(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30多车企仅两家有"名分" 山东电动车抱团求正名(2)
2010年02月01日 11:13 来源:齐鲁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山东产电动车国外卖得火

  在媒体对山东电动“山寨汽车”的曝光中,有“底盘装上4个轮子和电机,盖上外壳就能跑,售价不到2万块钱”的说法。也许是为了驳斥这一描述,1月31日的电动汽车展示上,几家企业纷纷亮出了自己的高端车型。

  日前刚刚下线的济宁英克莱电动汽车,外观颇类似于比亚迪的F0,但长度只有2.7米,总重也只有530 公斤,乘坐2人,采用锂电池动力,最高时速约为每小时55公里,续航里程在120公里左右。

  该公司总工程师芮芳堂告诉记者,这款名叫“迷你咖”的电动汽车,在欧美市场一经推出就受到好评,“现在订单都排到3600台了。”记者问起价格,芮芳堂颇感骄傲,而他报出的每辆2万美元的售价,也让周围的观众吃了一惊。

  另外一家济南企业宝雅电动汽车,也拿出了两款面向城市家庭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记者了解到,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存在于燃料与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电能转换率为45%到60%,大大高于目前新能源汽车普遍使用的铅酸电池、锂电池等。

  缺少行业标准阻碍发展

  按照山东汽车工业协会人士的预想,上述这些代表山东新能源汽车最高水准的产品,都将出现在今年11月的世界电动车大会上。 “我们的电动汽车都通过了欧盟和美国的准入标准,我们也能生产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一位山东电动汽车生产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说起去年“山寨汽车”对企业的影响,省内一位电动汽车生产企业负责人感叹:“山东四轮低速电动汽车诞生时,行业标准缺失,如今出了问题被曝光,依旧是行业标准的不完善。是买好票上车,还是先上车再买票,不应该只让我们企业来承担责任。”

  而对于山东电动汽车的现状,魏学勤表示,“这个行业的矛盾在于,政府希望企业制造出安全稳定,技术先进的电动汽车再来制定标准,而企业则盼望着能有政府来主导标准,提供扶持政策。”

  如今,四轮低速电动车的“准生”问题依然前景不明,不过答案也许就在央视曝光山东山寨电动汽车时,中国政法大学行政诉讼法学研究所所长高家伟所说的:“电动汽车产业乱象的源头还是在产业管理这一块儿,在产业管理当中,国家应该及时出台有关电动车生产销售、研发的专门产业政策,及时地规范引导产业行为,才是根本的措施。”

  专家观点>>

  “山寨电动汽车”如何驶上正道

  有些企业连电瓶观光车的生产资质都没有,滥造技术含量极低的所谓“电动汽车”,这其实只是传统电瓶车的变形,扩大了使用范围,并不能归类为新能源汽车,而是落后产能。如果国家没有任何限制,大家一拥而上,就难免会盲目生产,产生安全隐患。

  ——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项目课题负责人林程

  由于没有国家标准的硬性规定,电动汽车的安全性、时速、续驶里程、生产材料等缺乏统一的标准,这也导致生产电动车的企业良莠不齐。现在的根本问题不是“山寨不山寨”,而是国家应该尽快出台标准,生产厂家只要达标就能生产,让市场自己去竞争。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宋健

  虽然从技术角度看,这种电动车和专家眼里的新能源电动车相差很远,有太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它却已经开始了产业化的实践,并积累了在电机和电控方面的宝贵经验,“山寨电动汽车”的大面积使用,还可为今后锂电池电动汽车的发展建立一定基础。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杜芳慈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