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汽车“零召回”被质疑 拷问中国召回制度 (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自主品牌汽车“零召回”被质疑 拷问中国召回制度 (2)
2010年03月22日 08:38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国召回制度面临“拷问”

  分析人士表示,部分车企不愿召回有缺陷的车辆,除了民众的负面看法外,更多的是缺乏强有力法律标准和处罚措施。中国目前仅依靠《汽车缺陷产品召回规定》这一部门规章约束相关汽车企业,企业在中国受到的约束远远小于海外,故不少企业不愿意在中国召回相关产品,或者以产品不一样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绝召回。

  我国对实施汽车强制召回厂家的罚款额度为每次1500元,最高处罚仅3万元,要知道这点钱甚至还不如一辆整车的销售利润,在2009年部分厂家上百亿的纯利润面前,几乎不值一提。而在美国,这一标准则是1500万美元,所以一般都是乖乖地主动召回;而厂家隐瞒严重质量缺陷及真相的,负责人可能被判处15年的徒刑,厂家可能罚款1500万至上亿元。

  按照日本的《道路运输车辆修正案》,处罚额从此前的100万日元升至2亿日元,三菱高层就曾因为隐瞒质量问题入狱,三菱汽车从此一蹶不振。

  在中国召回惩罚成本低,汽车“三包”迟迟不出,“召回门”给中国的最大启迪,也许不是企业对产品质量的重视,而是国家对法律治理的重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呼吁,要为汽车缺陷召回立法。

  “无论美国、欧洲各国还是日本,缺陷汽车产品均受到国家法律的严格监督,美国相关法律为《国家交通及机动车安全法》,美国的《大气清洁法》甚至将不符合环保条件的汽车也纳入召回范围。中国目前仅依靠《汽车缺陷产品召回规定》这一部门规章约束相关汽车企业。”全国人大代表、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庆洪向刚刚结束的“两会”提交议案,建议完善保险制度应对召回。

  通用中国召回7942辆凯迪拉克CTS

  继丰田之后,通用接棒“召回”。继通用汽车全球召回汽车130万辆,通用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也宣布,在中国召回2003年~2007年的进口7942辆凯迪拉克CTS轿车,并将对召回范围内的车辆采取更换前制动软管的措施以消除隐患。

  记者观察:不要惧怕召回

  “我们这次是主动召回,并没有接到车主投诉,希望新闻不要和丰田召回放在一起。”

  “我们召回的是在海外市场的产品,并不涉及中国市场,所以还是希望不要报了。”

  “这次召回的车辆不多,也没什么新闻价值,看能不能就不报了?

  这是记者最近接到的三则对汽车“召回新闻”的电话提醒,这在往年几乎是没有的现象。

  不过,厂家对召回的紧张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最近丰田汽车席卷全球的“召回门”事件着实让汽车厂家害怕沾上“召回”两字,召回似乎已经和质量差画上了等号。

  在一年一度“3·15”日子的前后,“召回”的消息更让厂家胆战心惊。一位厂家负责人对记者称,之所以再三澄清是海外召回,是因为在这个关键时刻,不要让外界产生太多遐想。因为在公司看来,国内对于召回的理解还是太片面了。

  现阶段,大多数企业认为“召回”是负面新闻,视召回为洪水猛兽,能躲就躲,偷偷摸摸解决问题。因此,纵观这几年的汽车召回史,大范围的召回大多出现在日系车上,部分企业甚至出现零召回,不是说明其产品质量过硬,而是不愿意正视召回!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产业链长的汽车行业和整车企业,也难免出现小瑕疵。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才敢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赢得民心,不要因为隐瞒而最终造成车毁人亡的惨剧。

  统计显示我国的汽车召回自2004年10月1日实施以来,截至2009年底,已先后受理近60家国内外汽车企业的212次主动召回,召回车辆达321万余辆,保护了车主权益,为社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近30亿元,我们应该呼唤主动召回。(王灿彬)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