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将在收购兼并领域甩出大手笔 50亿元砸向谁?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上汽将在收购兼并领域甩出大手笔 50亿元砸向谁?
2010年05月10日 07:41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吃过收购双龙的苦,尝过并购南汽的甜,“志远必达”的上汽这回出手是赢是输?我们拭目以待。

  在长安汽车合并中航汽车旗下的哈飞、昌河汽车、广汽入股长丰和吉奥汽车后,国内最大的整车集团上汽在收购兼并领域也有了新动向,据上海汽车(600101.sh)4月底公布的2009年年报显示,上汽今年最多计划在收购兼并领域投入50亿元,其中乘用车项目最多达30亿元,商用车项目达最多20亿元,看来上汽要出手了。上海汽车对本报记者就此问题的采访回应指该公司年报中披露的50亿元收购兼并计划,是上次发行分离债的计划数,暂无这方面的明确计划公布。受大盘走弱的影响,上海汽车公布年报后,股价持续走低。

  独家新闻

  国内汽车行业的“老大”上汽集团将在收购兼并领域甩出大手笔,最多的预算高达50亿元,截至今年5月,上汽还尚未出手,这给外界以巨大的遐想空间。分析人士认为,整合南汽的成功和从双龙汽车的脱身使得上汽有精力再投入收购兼并的大潮中。专题文/图/表 记者王灿彬

  不差钱 一出手就是50亿元

  在沉寂几年之后,上汽在兼并收购领域又要出大手笔,这与上汽拥有充沛资金和做大决心不无关系。

  2009年,上汽整车销售超过272万辆,同比大增57%,全年销量跃居全球十大汽车厂商第八位。成为国内车企“老大”的上汽自然把目光由国内转向全球。而且,去年《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未来我国将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企业集团,4~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作为国内车企的“老大”上汽自然作出行动。

  在资金方面,得益于2009年亮眼的销售成绩,上汽准备了充足的“弹药”。据上海汽车(600104.sh)公告显示,2009年公司实现65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9倍。2010年一季度利润又同比增长3倍以上,并在去年成功发行债券60多亿元。而其控股股东上汽集团的资金更宽裕,2009年的利润高达260亿元,成为全球最赚钱的汽车企业之一。正因为不差钱,上汽2010年计划投资的部分项目投资额已经接近200亿元(见附表),目前已投入60多亿元。

  今年3月,在上海汽车南京浦口二期工程落成仪式上,上海汽车副总裁、自主品牌负责人陈志鑫列举一串数字:在上南合作一周年之际,也就是2008年年底,上海汽车曾针对南汽现状,提出了2008年减亏40%,2009年再减亏40%,2010年实现盈利的目标,目前来看基本可以实现。而对双龙汽车的投资经过多次计提后,上汽在双龙的权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算得上是从问题重重的双龙汽车上脱身了。分析人士认为,整合南汽的成功和从双龙汽车收购中脱身使得上汽有精力重投收购兼并的大潮中。

  兼并重组 50亿元够不够?

  国内一般主流整车企业年销售额都在上百亿元左右,但参照最近国内几单收购兼并重组案例,50亿元可运作的空间其实很大。

  远的不说,4月26日广汽与民营企业浙江吉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吉奥)正式签署收购协议,广汽将以货币为主出资,吉奥以其汽车产业相关资产出资,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广汽吉奥”,广汽和吉奥分别持51%、49%,尽管双方并未透露收购金额,但估计广汽为此付出的“代价”是10亿元左右,广汽就可拥有吉奥的杭州萧山、台州路桥、山东东营三大整车生产基地,年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辆皮卡、SUV和微客;此外,广汽去年还以10.54亿元的价格获得了长丰汽车29%的股权,长丰现有10万辆左右的产能,力争5年内产能达到50万辆。

  国内另外两单收购案例——长安汽车整合中航汽车资产、上汽整合南汽基本上用的是股权置换,几乎没有花费现金。去年11月,兵装集团与中航签署协议,中航工业以其持有的昌河汽车、哈飞汽车、东安动力、昌河铃木、东安三菱的股权,划拨给兵装集团旗下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兵装集团将旗下长安汽车集团23%的股权划拨中航工业,两集团重组成立新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兵装集团持股77%、中航工业持股23%,长安汽车在产销规模上一举跃升至国内第二,仅次于上汽。

  上汽本身内部也有重组南汽的案例,在2007年,上汽以5.50%股份的代价取得了跃进集团旗下南汽100%资产,取得南京依维柯和南京名爵数十万辆产能的生产基地。分析下来,50亿元如再加上股权,足可兼并重组国内一个大汽车集团。不过不知哪些企业会进入上汽的眼中。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