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二手“准新车”要小心“保修期内”保修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购二手“准新车”要小心“保修期内”保修难
2010年06月03日 10:46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据日前广东汽车流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二手车已经呈现出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以今年第一季度二手车成交情况来看,三年内的准新车已经超过15%。人们在二手车交易市场上,经常可以看到年份在1—2年左右的车型。对于这些没过“保修期”的准新车,能够享受到与新车一样的保修权利,成为了吸引人们购买的一大亮点。可是,越来越多的案例表明,“保修期以内”的二手车,如果经销商是从异地进货,一旦出现各种质量问题,新车主在进店维修时,仍然会平添许多烦恼。

  异地车“保修”不容易

  今年年初,陈先生在浙江购买了一辆上牌两年不到的二手捷豹X F3.0,在办妥一切迁入手续后,他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原车电子波箱有问题。由于此车还没有过保修期,他在4S店确认此车的资料后,就想对方为自己进行检修。可是,对方却表示,他必须提供购买该车时的原始发票,否则不予保修。他打听了一下,如果自己掏腰包,维修费用需要几万元。

  阮先生在二手车市场购买了一辆07年上牌的雷克萨斯SU V,原车已行驶8万公里,按厂家规定,只要不超10万公里都在保修期内。在购车后,他发现原车空调出现异响,于是到4S店要求保修。在提供给店方原始发票及相关证件后,对方坚持要他出示保养手册,否则不能享受正常保修的服务。

  苏先生购买了一辆上牌三年左右的旧款奥迪A4,由于恰逢厂家对波箱召回,他本不当一回事。

  目前已经实现全球化服务的一些豪华品牌,对处于保修期内的车辆,保修条件却不会如此“苛刻”。车主只要在店方电脑上查询到爱车信息,即使什么票据都没有携带,对方也可以为车主们保修。不过,也有些业内人士透露,车主们且慢开心。因为,如果对方不需要车主提供保修手册,即使一般4S店都会在电脑上留下维修记录,但他们却不会在自己的保修卡里面记录在案。而按规定,相同的质量问题若出现几次,原厂家必须负责更换,并将保修期延长,像现在很多车辆查不到保养记录,对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来说,其实也并不是一件好事。

  进口水货车保修期计算以所在国售出日期开始

  据了解,在保修期的问题上,如果想选购进口水货车,目前是以所在国售出日期开始计算保修期,虽然按规定可予享受到保修,但实际上,店方成功为车主进行保修的例子并不多见。因此,提醒那些喜欢购买准新车的消费者,最好了解清楚想购买车辆的来源。若该车在保修期内,特别要注意原车各种证件齐全,尤其是保修手册、购车原始发票这些必备的单据。否则,不必过分看重车辆处于“保修期内”。

  值得一提的是,若在本地购车或者购买的是本地车源的车辆,在保修期问题上则可相对放心。毕竟,非自己购车的那间4S店不予保修,也可以直接找到购车的那间门店。此外,若购买的是一辆库存车,应在与对方签合同时明确“保修”条款,尤其明确自己需要提供给对方哪些单据的车辆也在召回范围内。苏先生提供了车辆的原始发票及相关的单据给对方,然而,即使在4S店查询到该车的档案,对方仍然以他“没有保修卡”为由,将他排除在召回车辆之外。

  凯美瑞车主邹先生同样碰到过如此经历,只不过他还算比较幸运,毕竟购车地点是在本地。因原车拉杆问题需要召回,他准备经过自己公司附近的新滘东路丰田4S店享受这一服务,但对方以邹先生提供不了原车的某一份单据为由,让他找原来购车的4S店解决。虽然心生不忿,但邹先生总算到自己购车的中山大道丰田4S店享受到对方召回换件的服务。

  保修手册最易被忽视

  多名车主异地购车后都尝试过保修的不愉快经历,使人们对购买这些保修期内的准新车,产生了种种困惑。

  李先生喜欢自驾游,虽然他还没有碰到过在外地需要求助当地4S店的事情,但由于购买了一辆原来在上海上牌几个月的准新车,因此,他一直都随车带齐原车的原始发票、保修卡,但至今他仍然担心,一旦在保修期内出外旅游期间需要找4S进行维修,对方会以他缺少某一种单据,拒绝为他保修。

  对此,华南汽贸广场二手车专家黎名敉介绍,现在车主们普遍都注意到原始发票及保修卡的重要性,但在购买二手车时,往往忽视了原车的保修手册。因为平时基本上不会去看保修手册,因此,有些车主在将车辆转让时,已经遗失了保修手册,而购车的车主,也没有意识到保修手册的重要性,在对方提供不了保修手册时,根。

参与互动(0)
【编辑:陈鑫】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