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汽车投诉案件连年攀升 消费者期待“汽车三包”

2008年03月13日 10:41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发表评论

  又是一年3·15,汽车消费投诉问题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回顾刚刚过去的2007年,国内汽车产销量再创新高达到了888万辆,而汽车消费投诉案件数量也似乎随之“水涨船高”般地较2006年同期上升了5.6%。

  这些居高不下的汽车投诉案件,无疑正影响着汽车品牌厂商十分在意的“客户满意度”问题。根据本报上周刊登的“汽车消费满意度调查”读者反馈情况看,已购车者对于销售、售后等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多不满意之处。如何破解汽车厂商与消费者之间越来越多的纠纷与矛盾,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呼唤多年的“汽车三包”尽快出台更是迫在眉睫之事。

  现状:汽车投诉量连年攀升

  随着近几年汽车的日益普及,围绕汽车的纠纷也逐年增多。据中消协发布的汽车投诉统计显示,2007年汽车投诉案件达8197起,2006年汽车投诉案件7761起,2005年汽车投诉6698起,汽车投诉率每年呈现上升态势。在这些汽车投诉案件中,产品质量投诉一直占绝大多数,售后服务质量、维修及零配件价格投诉也居高不下,安全隐患、生产缺陷的投诉也呈现逐年递增趋势。

  根据对中消协发布的2007年汽车消费投诉案件情况分析,记者发现,2007年消费者对汽车质量的投诉占汽车投诉量的63.2%。其中,质量投诉较为集中的问题是,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仪表板等关键部件在使用不长的时间内就出现质量问题。

  此外,维修质量差、售后服务无保障也成为投诉热点。据中消协统计,消费者集中投诉的售后服务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次性修复率低”,不少修理厂人员资质不够,维修质量差,车辆多次送修仍不能从根本上排除故障。此外,维修过程中,使用的零配件得不到保障,一些4S店甚至虚构产品故障情况,诱使消费者更换零配件;个别路边店、修理厂甚至使用劣质或假冒零配件,造成极大安全隐患。

  销售环节投诉问题集中在购车合同争议多。经销商不按合同规定及时交车,或者其指定的保险公司价款过高。合同本身不规范,在合同条款中对于消费者和销售商在权利义务约定上不明确,违约后承担的赔偿责任不清,发生纠纷时,消费者不能按照合同有效维权。

  缘何:消费者维权困难重重

  “消费者在汽车消费维权时,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与厂家之间地位的不平等。”郑州国银律师事务所的陈华兴律师,作为一位一直在关注汽车纠纷案件的律师,平时接触了很多汽车纠纷案件,但最后消费者能够胜诉者不多。“两者之间有着巨大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消费者的维权不仅成本高,而且难度大。”

  陈华兴律师分析认为,目前在我国汽车消费案件中存在着几大难解决的问题,一是举证难,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法律原则,消费者在遇到质量问题纠纷时,需要寻找相关证据。但在举证过程中,就要涉及技术鉴定问题,因为汽车是一个复杂的机械品,出现问题是因为使用不当还是属于质量问题?由于目前我国缺乏权威的检测机构,而且现有的检测程序复杂、费用较高,很多消费者因此而放弃了检测。二是缺乏索赔依据,由于呼吁多年的汽车“三包”政策迟迟未能出台,因此很多纠纷出现后解决起来缺乏依据。

  “现在消费者的一系列投诉事实上是希望能够尽早出台‘汽车三包’规定。”陈华兴认为,尽管汽车召回政策已经出台多年,但相关的“三包”政策尚未出台,因此很多纠纷出现后解决时缺乏依据,往往出现厂家和消费者各说各有理的情况。

  “消费者对于汽车投诉居高不下,还与汽车厂商处理投诉问题的态度有着直接关系。”业内人士直言,一些汽车经营者不能正确对待消费者投诉,遇到问题后常以用油不当或操作问题为由推卸责任,还有一些厂家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仍然恶意隐瞒,不及早进入召回程序,致使消费者对此怨言很多。

  提醒:过激维权无益纠纷解决

  每年3·15消费者权益日之际,都会上演一幕幕的“挥锤砸车”、“毛驴拉车”、“民工推车”等车主过激维权事件。细究这些车主过激维权事件的起因,大多皆因车主对车辆的质量状况不满并经数次交涉无果,才不得不做出一时冲动之举。

  “消费者在投诉无门时,往往喜欢使用这种极端的方式维权。”陈华兴律师表示,这样的过激维权行为并无益于纠纷的解决,相反要想真正解决纠纷依然需要通过正常的途径。作为车主就需要尽可能取得一些证据,并尽量在纠纷、矛盾发生前收集证据。因此,车主应当养成一种索要并保存书面材料(发票、协议、维修记录、清单、厂商承诺、广告等)的习惯。此外,车主的要求是否合法、合理,有时也会成为问题能否顺利解决的关键,一些车主不切实际的要求也会阻碍问题的解决。

  他同时认为,很多时候出现过度维权往往是因为沟通不够导致的。部分商家做出不能兑现的承诺,在遇到问题时,商家服务态度不好等情况,使消费者的积怨升级,进而导致消费者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因此,发生纠纷时,事件双方应该多沟通和理解,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作为消费者应该认识到商品遇到问题是正常的,应当理智地提出要求;作为商家,则应当注意服务态度,做出承诺时一定要慎重,一旦承诺就应当努力兑现。(解元利)

编辑:赵婕】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每日关注>>更多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