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报 :汽车下乡“路况”如何?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中国财经报 :汽车下乡“路况”如何?
2009年03月18日 09:20 来源:中国财经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从日前公布的《汽车摩托车下乡实施方案》细则看,与此前坊间普遍猜测的并无太大出入。但是,记者发现该方案公布后,对于汽车下乡具体问题的关注与讨论仍在继续。

  记者认为,实施方案中有两大看点:一是在缩减手续和时间方面作出了规定,充分显示了中央在拉动农村内需和提振汽车消费方面的努力和决心;二是要求企业做出3个承诺,即:价格保证、品质保证、公示相应的销售网点和服务网点,企业按规定不合格则退出。

  在当前经济危机的环境下,几乎没人怀疑汽车下乡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但是,对于实施方案本身,以及地方上的汽车下乡实践,各界人士仍心存顾虑。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汽车下乡要想一路走好,不仅仅是农民购车获得政府补贴这么简单,需要系统的、长期的规划,相关配套工作缺一不可。

  汽车下乡有3难

  谈到即将在全国推广的汽车下乡,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熊传林还是有一些顾虑。他认为,汽车下乡有3难:

  首先是农民消费能力。从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民收入情况来看,即使有政府补贴,购车及相关费用仍然超出了他们的承受力,而目前国内汽车消费贷款条件将大部分农民拒之门外。此外学车、养车等费用也使农民望而却步,以考取驾驶证为例,2000多元不是个小数目。二三个月奔波往返于田间与驾校,这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民来说,成为有车族的门槛儿不低。若政府与金融机构联合提供贴息贷款,并完善其他配套服务措施,将使农民的汽车梦更加触手可及,可以惠及更多农民。

  其次是农村道路设施。若要承受100万辆下乡汽车大军,在一些农村地区,道路与交通设施现状将难以应付。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既能够为汽车下乡铺好路,又将进一步扩大内需。

  最后是销售维修网点。在我国农村,销售与服务网络多停留于县市一级,鲜有车企触及三级市场。农村市场分散,难以形成规模,4S店的模式未必适用于农村市场。但是,汽车下乡在即,为农民免去后顾之忧,寻找妥善的方式解决农民购车、保养、维修等一系列问题已迫在眉睫。

  地方性政策先行一步

  其实在国家出台汽车下乡政策之前,有些地方的相关政策已经公布。

  湖南省早在实施方案出台前两个月就率先启动汽车下乡试点工作,自1月6日起至3月31日,农民购车可同时享受厂家1万元左右的让利和政府补贴5000元,再加上农村信用社提供的政府贴息贷款。这样1辆7万多元的车,该省农民只需首付2.7万元就能开回家。

  吉林也于近日启动了1亿元的专项资金,补贴农民购车。农民购买一汽集团在吉林省境内生产的5吨以下卡车、微型客车和微型卡车,每辆车给予15%的补贴,单车最高补贴额为3万元。农民付车款的85%即可购车,其余则由省财政直接拨付汽车生产企业。

  两地的实践不仅已经为农民带来了实惠,企业与地方经济也得到了改善。与此同时,为了农民能够更便捷地享受到优惠政策,吉林的一站式上牌服务流动车和湖南的绿色窗口都为农民购车提供了贴心的服务。这些便民措施无疑是值得借鉴的。吉林市商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按农民们的购车热情预测,以每辆车5000元的补贴计算,1亿元资金仅能提供20000辆汽车的补贴,虽然该项活动截止到今年11月底,但补贴资金预计不出4个月就将告罄。

  本地车下本地乡现象惹争议

  但耐人寻味的是湖南与吉林的试点工作均或明或暗地将品牌锁定在本地车企,政策实际成为本地车下本地乡。据了解,国家实施细则不会实行只限车型、不限品牌的政策。

  对此,通用汽车的一位人士向记者表示了他的忧虑:这种做法短期会看到一定成效,政策的出发点也可以理解,但长此以往,对于提高我国汽车行业整体的市场竞争力是不利的。他担心,如果本地市场都不敢向国内其他区域的企业开放,何谈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据这位人士介绍,我国微型车技术力量发展极不均衡,各车企主打车型所针对的客户群特点突出,且尚未形成良性竞争的格局。以黄河为界,北方车企的市场竞争力弱于南方车企,南方车企对政府的依赖度反之比北方车企低。他指出,企业与政府在这方面存在矛盾。

  他提议,国家的汽车下乡政策体现了护农、爱农,汽车行业也应借此机遇逐步放开全国市场,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通过自主创新增强生存能力,整体提高我国汽车行业水平。而政府对企业地扶持与爱护应体现在更大力度地鼓励企业提高竞争力上。这也符合国家调整振兴汽车产业规划的初衷。(赵环宇)

【编辑:王峥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