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上“中国制造”赚了吆喝没赚钱——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世界杯上“中国制造”赚了吆喝没赚钱

2010年06月29日 10:12 来源:国际商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国足球离世界杯依然遥远。但精明的中国商人却不会放过这个大舞台,从呜呜祖拉到普天同庆再到液晶电视,世界杯商品的中国制造者们毫无疑问是世界杯市场上的主角之一。但我们的产品大多是低端生产,利润微薄。

  中国足球离世界杯依然遥远。当32支劲旅在绿茵场上激战正酣时,我们的球员却坐在家里为别人欢呼、叹息。他们是看客。但精明的中国商人却不会放过这个大舞台,从呜呜祖拉到普天同庆再到液晶电视,世界杯商品的中国制造者们毫无疑问是世界杯市场上的主角之一。尽管这次世界杯很多东西都是中国制造,但我们的产品大多是低端生产,利润微薄。

  □本报记者陈炜

  人家踢球我们做生意

  中国球迷对于这届世界杯的观感,肯定会有所不同。

  在世界杯的绿茵场上,广告牌上“中国英利”4个汉字与麦当劳、可口可乐、索尼等世界品牌靠在一起,成为球迷们热议的话题。

  这家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总部位于河北保定,主打绿色能源,成为世界杯历史上第一家中国赞助商。

  据媒体预计,英利这次豪赌,耗资2亿,但他们的曝光度无疑是很可观的,据了解,英利将在南非世界杯上“出场”64场比赛。每场有8分钟的亮相时间。此外,下届世界杯,英利享有优先的赞助权益。

  英利不仅在国际赛场赚足了面子,也在国内市场赚够了眼球。英利的广告在世界杯刚刚登场,“中国英利”就迅速成为各大网站的热门搜索词。记者试图联系英利集团宣传部,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世界杯用球是每届世界杯当仁不让的主角,今年的阿迪达斯“普天同庆”同样来自中国公司,九江思麦博运动器材有限公司2009年5月被授权为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主要生产基地。这家阿迪达斯在内地最大的代工工厂从3月份开始,便为世界杯用球加足马力开工,截至5月,7000多名工人已经完成了1200万个比赛及商业指定用球。而在世界杯上引发争议的的呜呜祖拉也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制造”,它同假发、国旗、球迷服、荧光棒等一样,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中国义乌。

  “很多媒体对于这方面的报道都有不准确的地方,义乌作为一个小商品集散的窗口,很多商品只是从我们这里采购的,但并非是在当地生产的。”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义乌市政府新闻办的王先生对“世界杯商品义乌造”作出澄清。

  “我们跟一些协会、商会联络过,据我所知,呜呜祖拉不是在我们当地生产的,假发和国旗可能有一部分。”据王先生介绍,义乌作为一个小商品流通的区域,资源、容量有限,“很多市场已经饱和”,不具有大规模、多种类生产的条件。

  世界杯吉祥物“扎库米”也产自中国,据悉,广东、江苏等地有数十家工厂承担着扎库米的生产任务。

  “中国制造”须变身

  业内人士称,苹果公司2009年的利润是90亿美元,员工却只有1.8万人。而富士康国际2009年利润为3900万美元,员工人数是11万。

  这样的情形在世界杯的“中国制造”身上未能幸免。

  记者在淘宝网上看到,一个专门卖呜呜祖拉的网店,每件商品标价6.8元,最近售出了378件。“我看报道说,这种商品出厂价2块钱左右,一个利润只有0.1~0.2元,在南非却能卖到相当于人民币50元,利润都被人家赚走了。”王先生说。

  据外电报道,仅是球、吉祥物和喇叭这三大件,中国制造商就占了大量的份额。但近日,被称为“史上最圆的足球”的“普天同庆”却被世界杯参赛球员纷纷指斥为“地摊货”,而国际足联26日也承认该球确实存在问题。记者检索到九江思麦博去年6月的招聘启事,其中对于工人薪资的规定“新进员工第一个月入职最低保障工资为910元/月”,而要领到这份薪水,需要“每周上班6天,每天上班10小时”。

  “这次世界杯很多东西都是中国制造,但我们都是做低端生产,利润微薄,不光是世界杯,什么活动都是这样,这一直是中国制造的形象。”经营玩具业数年的浙江和信玩具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彬对记者称。

  作为资深球迷,虽然没有参与世界杯商品的制造,但何彬对中国商品在国际上的尴尬境遇却有深切感受。他认为,这是多方面因素造成,以前资源型、粗放型的经济体制引导是很大一方面原因。“这虽然铸就了中国最具竞争力的方面,但同时浪费了巨大的资源。中国制造就是低附加值的义乌小商品,这个印象已经深入人心,一时间很难改变,一些中国的传统产品品牌要想在全球高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都会为‘中国制造’的形象所累。”

  “从玩具行业来说,必须要先练内功,依托本土市场打响品牌,才有机会在国际市场上博得信誉,树立形象。”何彬表示。但他依然看好“中国制造”的前景,他认为从创新角度来说,中国依然有很多机会。“中国的企业家要学会不要再把低价作为唯一优势,以前关注生产领域太多了,还是要多想想研发和销售。”何彬称。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