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PMI继续下挫 经济增长放缓降低“过热”担心——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6月PMI继续下挫 经济增长放缓降低“过热”担心

2010年07月02日 16:10 来源:新闻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昨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发布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1%。相比5月数据,下跌了1.8个百分点;汇丰中国制造业PMI也从上月的52.7下降至50.4。这也是继5月PMI出现下滑后的继续下挫。

  未来经济或平稳回调

  PMI指数连续两个月回落,CFLP特约分析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这可能预示着中国经济增长率将出现平稳回调,对提高经济增长的稳定可持续性将发挥积极作用。

  虽然6月PMI指数仍然高于50%,代表经济总体扩张,并实现连续16个月高于50%的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继5月回落后的继续下滑。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总结报告,此现象反映出当前社会需求依然保持较高的水平,但增势减缓,工业生产增速回落。出口持续回升势头成放慢迹象,企业成本压力有望有所减轻。

  汇丰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平均投入成本下降,终止了持续11个月的上涨局面。报告成本负担下降的厂商普遍把原因归结为原材料价格下降。而因生产需求下降,中国制造业的采购活动在6月份也相应减少了。采购减幅虽仅属温和,但与年初的迅猛增长反差明显。

  野村证券则认为,产成品库存于19个月来首次突破50值得关注,因其从49.8上升至6月份的51.3。虽然现在要得出任何具体的结论还为时过早,但产成品库存的急剧增加值得在未来予以密切关注:“得益于旺盛的工业销售,我们认为今年到目前为止库存状况都非常健康。然而,如果产成品库存增长再延续较长一段时间,那么这可能会导致经济在2010年四季度及更远的未来出现波动。”

  虽然出现下滑,野村证券认为6月份的PMI指数证实制造业仍处于稳固扩张的阶段:“如果这次下滑没有持续过长时间,那么将成为一次良性的调整,从而降低了经济过热的风险。我们继续预期2010年GDP增长10.5%,2011年增长9.8%。”

  分项数据一升十降

  受信贷及房地产紧缩政策打压的影响,制造业复苏放缓,6月PMI中十一个分项数据出现了“一升十降”的现象:除产成品库存指数上升1.5个百分点以外,其余各指数均不同程度回落,回落幅度多在2个百分点左右。

  其中,购进价格指数回落幅度最大,达到7.6个百分点;进口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回落幅度较小,均在1个百分点以内。6月新订单指数为52.1%,比上月回落2.7个百分点。6月生产指数为55.8%,比上月回落2.4个百分点。

  另外,6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1.7%,比上月回落2.1个百分点。6月产成品库存指数为51.3%,比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6月购进价格指数为51.3%,比上月回落7.6个百分点。从上述数据分析来看,目前经济发展有四个重要特征:社会需求依然稳定,唯独增速减缓;工业生产速度减慢。金属类商品市场,除黄金以外,均震荡下跌;出口回升势头削弱以及通胀压力持续缓解。

  分行业看,在6月20个行业中,金属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纺织业等14个行业达到50%以上;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6个行业低于50%。从产品类型看,原材料与能源类企业低于50%;中间品、生活消费品和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高于50%。

  新不确定因素增多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屈宏斌评论中国制造业PMI调查结果时表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放缓表明由于紧缩措施发挥效力中国制造业的环比增速下降。然而,我们认为对于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是夸大的,现有的大规模的在建投资以及富有弹性的私人消费将会支持今年下半年9%左右的经济增长。”

  不过,新的不确定因素,如欧债危机不断扩大、人民币汇改引发升值预期和取消出口退税等消息,也在关注范围内引起担忧。有分析人士认为,漂亮的数据背后也可能存在切实的问题。

  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磊指出,进入2010年以来宏观经济看似过热,比如经济景气指数创本轮经济周期以来新高,以GDP和工业增加值衡量的产出和供给水平增速亦创危机以来新高,但是目前经济属于“伪过热”,而“财政政策-信贷-投资-重工业”式增长逻辑体现了这种过热的“虚火”性质。

  另外,市场上不断猜测中国经济复苏状况稳定,是否该退出刺激政策,回归正常发展轨道。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表示,目前宽松的政策全面退出还不到时候,特别是因为民间投资和消费还未真正启动。(崔烨 实习生 孙冰)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