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粮七年来首次减产 专家:粮价不会大起大落——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夏粮七年来首次减产 专家:粮价不会大起大落

2010年07月13日 14:45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夏粮总产2462亿斤 同比下降0.3%

  七年来首次减产;占全国夏粮产量90%以上的小麦仍保持增产势头

  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根据对夏粮主产区抽样调查和非主产区统计,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为12310万吨(2462亿斤),比上年减少39万吨(8亿斤),减少0.3%。这是七年来我国夏粮产量首次减产。

  播种面积增加单产下降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去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和夏粮产量连续六年增产。去年我国夏粮总产量2467亿斤,比上年增长2.2%,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连续六年增产。

  统计局昨日表示,今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继续稳步提高。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27421千公顷(4.11亿亩),比上年扩大38.4千公顷(58万亩),增长0.1%。因面积扩大增产粮食17万吨(3亿斤)。

  播种面积增加,但今年夏粮单产有所下降。今年全国夏粮单产每公顷4489.3公斤,比上年减少20.4公斤,减少0.4%,其中云南、贵州等受灾较重的省夏粮单产下降较多。因单产下降减产粮食56万吨(11亿斤)。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丁声俊昨日表示,夏粮占到我国粮食总产量的1/4左右,秋粮则占到我国粮食总产量近3/4,此外,早稻也是我国粮食的一部分。“今年是大灾之年,我国受灾太严重,夏粮达到现在这个产量已经是很好的成绩,可以说是大灾之年的丰收年。此外,全年粮食能不能实现7连增,还要看今年的秋粮。”丁声俊说。

  丁声俊表示,去年我国夏粮连续6年增产,基数很大,今年要实现7连增确实面临困难。“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夏粮统计是初步统计,目前我国夏粮还有10%的面积没有收割完,河北北部、内蒙古的冬小麦产量还没计算在内,因此夏粮的产量可能还会增加。”丁声俊说,“今年夏粮的产量已经很接近去年了,统计的比去年减产39万吨的数量,对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来说不算什么。”

  小麦产量超上年七年增产

  统计局表示,今年我国小麦产量超过上年,连续七年增产。占全国夏粮产量90%以上的小麦产量仍保持继续增加势头,全国夏收小麦产量超过上年。其中冬小麦产量10879万吨(2176亿斤),比上年增加近100万吨(20亿斤),春小麦和夏杂粮减产140万吨(28亿斤)。

  据统计局公告,今年夏粮主产区继续保持稳产增产态势。分地区看,华北、黄淮地区的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河南、山东和湖北等夏粮主产区增产111万吨(22亿斤)。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两省因灾减产169万吨(34亿斤)。

  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粮食分析师马文峰昨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今年夏粮的减产主要是受到天气原因的影响,年初的低温、三四月份的干旱及五六月份黄淮地区的低温,一年中基本上都有灾害。统计局公布的减产值,反映的是我国粮食产量一个方向,减产量保守估计至少要到这个数字。”

  - 专家分析

  粮食局专家:粮价不会大起大落

  夏粮的减产会不会导致我国粮食价格的上涨?

  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粮食分析师马文峰表示,我国小麦的供需状况今年不算紧张的,连续10年的丰收,供给是没问题的,此外,适当的增加进口量也可进行弥补。预计今年进口量比去年增加50万吨-100万吨,去年进口100万吨左右,进口量占的比例很小,占总需求的1%左右,对粮食安全没有影响。

  “今年小麦价格的上涨,我认为是一种适应性的上涨,不是供需缺口严重导致的上涨,因为其他商品,如水电煤及小宗农产品等价格的上涨,会带动小麦价格的上涨,小麦价格是不会主动上涨的。”马文峰说,“小麦的价格完全是国家来控制的,国家的供应是充足的,只要其他商品价格涨的不多,小麦价格是不会大幅度上涨的。”

  记者了解到,今年新麦价格从收获之初就高开高走,形势明显好于往年。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丁声俊表示,“预计今年我国粮食价格会稳中有升,不会出现大起大落。”

  “国家对稻谷、小麦、玉米这三大粮食品种都掌握着大量库存,宏观调控很强,不会出现大蒜、绿豆等小宗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情况。这么大的粮食品种,不法商人也很难去兴风作浪。”丁声俊说。记者 李静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