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大豆冲击大 警惕一场杯具豆上演——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进口大豆冲击大 警惕一场杯具豆上演

2010年07月19日 08:4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市场经济物竞天择,同为豆类却命运迥异,大豆和绿豆这对兄弟当下可是演绎了一出冰火两重天的悲喜剧,据媒体报道,一个直接导致黑龙江近100家油脂企业超过半数停工停收,而农民种植大豆的面积随之锐减;另一个却是助力大小炒作游资赚了个盆满钵满。

  诚然,市场经济讲的是商机,即便出现一些人为炒作,也属于可以想象的范筹,况且这些看似无序的市场竞争,还有国家部委监管的“金箍咒”呢?更何况有些炒作不过昙花一现,比如炒绿豆上演的“豆你玩”。

  然而,大豆出现的问题,值得警惕。

  首先,进口大豆对国产大豆的冲击明显。据7月初阿里巴巴大豆网上的报价,国内大豆价格均处于4000元/吨的坎上,而当前的国外进口大豆价格到岸价却降到了3400元/吨,如此价格差异直接助推了我国5月份进口大豆超过500万吨,6月份630万吨,连续刷新月度进口纪录,很显然在这样一场此长彼消的市场竞争中,国产大豆已经没有优势可言。

  其次,豆农并没有因上涨的价格获利。大豆虽然价格上涨,但是产量较低,目前,国内的大豆亩产也就在130公斤上下,低于世界上大豆平均亩产量30公斤左右。于是,农民种大豆有点像是拿田忌的马和齐威王的马相比,在此语境下,出现黑龙江今年大豆种植面积较2009年减少近10%的情况便不足为怪了。

  尽管,时下的大豆种植户和大豆加工企业,都在不同程度地遭受着进口大豆的冲击,在市场上已经丧失了主控权。但是,笔者以为“狭路相逢勇者胜”,在大豆产业的发展上更应该痛定思痛,一方面增加我国大豆的种植面积,在提高产量上下工夫,另一方面在大豆加工产业上做文章,提高大豆加工的附加值,给我国的大豆产业一个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而不能在国际市场的冲击下,让“黑龙江的大豆消失掉”。

  试想,一旦我们在大豆产业上丧失了话语权,恐怕更谈不上会有什么定价权,徒留买方市场的无奈,该是多么的悲哀。(郑复华)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