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短期GDP致地方政府迷恋“高票价”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追求短期GDP致地方政府迷恋“高票价”

2010年07月19日 08:50 来源:北京商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平遥古城涨价、三孔景区涨价、黄鹤楼“调价”,近期让人目不暇接的景点涨价,经由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一番“炮轰”,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在日前举行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蒋孝严直指内地部分旅游景点票价过高。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上周末回应称,部分游览参观点确实存在门票价格偏高等问题,将推动具备条件的景点实行免费开放或低票价,且特别指出,要积极引导游览参观点发展多种经营,摆脱“门票经济”发展模式。

  然而,对于国家发改委的表态和可以预期的门票调价政令,各界关注“热情”普遍不高,相关专家指出,地方政府对短期GDP的追求堪称“制度性贪婪”,是高票价难以消除的主要原因,真正做好旅游经济需要地方政府抛弃“竭泽而渔”的短视思维,同时,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是景点综合开发的必备条件。

  发改委回应“高票价”:

  力推景点免费向社会开放

  “内地景点观光费用非常高,所有的寺庙都收费,普陀山每个景点门票都在40元以上,而台湾没有一个寺庙收费。” 7月11日,蒋孝严在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的一席话,将国内景点票价上涨推到了聚光灯下。

  “寺庙等历史景点是老祖先留下来的,不应该收高费用。” 蒋孝严表示,黄山、张家界等自然景区,是自然创造的景色,是中华儿女共同享有的,不应收高达300元的门票。

  对此,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相关负责人上周末表示,部分游览参观点确实存在门票价格偏高等问题,“将认真听取蒋孝严先生和社会各界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

  上述负责人称,将进一步加强对各地门票价格管理的指导和监督,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门票价格过高、过快上涨,大力推进游览参观点免费向社会开放,以充分体现游览参观点的公益属性。

  政令不断出 票价涨不停

  涨价已致“审美”疲劳

  对于国家发改委的表态,相关专家普遍表示“不感兴趣”,因为此起彼伏的涨价已引发了“审美”疲劳。

  就在蒋孝严“炮轰”高票价的前两天,山西平遥县政府宣布将于本月19日召开平遥古城门票价格调整听证会。据称,平遥古城门票中准价拟由现行100元/人次调整至125元/人次。虽然国家发改委表态在先,但今日举行的听证会的结果仍被认为是“高票通过”。

  在各项价格一片涨声的大背景下,旅游门票价格虽然关注度不是最高,但争议颇多,国家针对景点票价的管理政令也从未间断。

  2007年,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国际金融危机袭来,有的景区曾放下“身段”,出台了门票优惠措施,以激活旅游经济,但随着经济形势回稳向好,各景区争先恐后地宣布门票涨价。

  “对以GDP为主导的地方政府而言,高票价是一种难以遏制的制度性贪婪。”中国社科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龚益说,“中国的旅游经济正在追求一种数量的扩张而非质量的提高,这一发展模式十分符合政府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目标,各种短期的敛财方式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的本能”。

  龚益介绍,近年来,中央政府出台了若干限制旅游票价的政策性文件,但地方政府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总能找到涨价的理由,没有一条政令能够有效地遏制门票价格上涨。

  免费开放着眼长远收益

  破除“门票经济”须厘清部门责任

  蒋孝严表示,台湾日月潭等诸多著名景点靠不收费拉动周边消费整体增长。而内地也有杭州西湖、湖北武当山等免费开放拉动旅游经济的典型例子。专家普遍认为,理智的旅游管理应该依靠综合开发实现盈利,过高的票价吓跑了游客,实属得不偿失。

  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王衍用认为,地方政府在发展中单纯追求高票价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我国现行旅游景点实行部门管理,直接管辖旅游景点的部门包括林业、文物、城建等多个部门。“在有的旅游景点门口,你甚至能看到十多块牌子。” 王衍用指出,由于条块分割,主管部门不具有综合开发旅游资源的人力和智力资源,这是造成短视的“门票经济”成风的根本原因。

  其次,个别地方政府管理能力和思路存在问题,没有水平和能力去拓展文化、发展产业链,计算得失时也是目光短浅。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任政绩,一届政府任期5年,而旅游综合开发收益时间较长,投入能否在任期内得到回报也是不少人考虑的重点。” 王衍用直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提价无疑是最快的盈利手段”。

  王衍用认为,规避“门票经济”的根本途径是进行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专业的旅游管理委员会,现有主管部门放弃运营,而充分发挥监管权力。(记者 张涵)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