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终究玩了一把“中国式听证”——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平遥古城,终究玩了一把“中国式听证”

2010年07月20日 13:33 来源:新闻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9日,山西平遥古城门票价格调整听证会举行,按照会上宣读的平遥古城门票价格听证方案,这次要将门票中准价由每人每次100元调整到每人每次125元,增长25%。参加听证的人员共有27名,其中有24人赞同门票价格调整方案。 4人认为价格上调25%不够应该调得更高一些。 (7月19日中广网)

  平遥古城保存完好,是“后发制人”的典型代表。全国都在“捣毁古城墙、建设新城乡”的时候,一个执行不力的小城,成了时下最热的旅游大县。如今,平遥古城再次玩了一把“后发制人”的好戏。先前,我们还为它的公款招待鸣了几句不平,现在才发现,我们都中了人家的“连环计”——在一场“中国式听证”作为结尾的故事面前,我们的天真,暴露无遗。

  之所以说平遥古城玩了一场典型的“中国式听证”,是因为它具备了“中国式听证”的几个特点。

  其一,听证之前,大玩 “苦肉计”。 “风起于青萍之末”,平遥古城作为全国乃至世界性的文化遗产,要玩涨价,就不能像水电气等部门那样直截了当、霸气十足,我们只能在蛛丝马迹中寻找。谁都明白,古城不是平遥人民的古城,而是全国人的公共财产,所以,涨价就得涨得“合理”一点、“正当”一点。必要的时候,做一做功课,抑或是玩一玩“苦肉计”也算十分必要。6月份,平遥古城官方向媒体大倒苦水,说“不堪公务接待之重”,仅门票一项便少收入1200万之多。现在看来,平遥官方大倒苦水,还是有预期的。即想通过同情之心理减少舆论方面的阻力。

  其二,再玩典型的 “仅一人反对”,就没有新的数据对比?在笔者看来,“仅一人反对”具有典型的中国官场特色,其目的是有双重性的,一来是可以说明,96%的人是希望涨价的,是民心所向,是大势所趋;二来,还不至于达到“全体通过”那般刺眼的水平。只是,“仅一人反对”已经成了 “中国式听证”的典型特点了,公众就想问一句,来点有技术含量的好不好?比如13:12这样的。

  其三,一场不属于消费者的听证会。《价格法》23条规定,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主持,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那么,平遥古城的消费者是谁,是不是平遥古城的居民呢?当然不是,平遥古城的消费者,应当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驴友”。单单这一条,这个听证会就像是一场“打牌自摸”的游戏。

  笔者想说的是,既然终究要玩一场“中国式听证”,平遥官方其实大可不必这么细致。做不做功课、做多少功课,其实都在其次,问题是,只要有最后少数服从多数的结果,涨价的目的就会达到。

  本质性的问题是,平遥古城门票价格听证会的消极作用不是用25块钱剥夺了多少公共利益,而在于用一种极为弱智但又十分强势的“中国式听证”,再次侮辱了中国旅游人的智商。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式听证”要远远比25元的涨价,更值得担忧。(王传涛)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