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日进百万 “禁奥令”难破奥数利益链(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培训机构日进百万 “禁奥令”难破奥数利益链(3)

2010年07月29日 09:25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某培训机构在全北京约20家分校,每家分校的学生都在300人以上。单一个暑假,15天的奥数培训课程收入便达到至少1500万元,这还不包括其他类别的奥数培训。一位奥数培训学校的老师向记者坦言,来参加奥数培训,一方面是为了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但绝大部分家长的主要目的仍然是将其当成小升初的“敲门砖”,而参加学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也演变成所谓的奥数“占坑”班。

  光靠一纸禁令来防范奥数泛滥效果微乎其微,全国各地愈演愈烈的奥数热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禁令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往往无能为力。

  目前,学校、培训机构和出版机构已经形成了一条成熟、完整的利益链。上述培训学校的老师告诉记者,他们举办的奥数竞赛都是为了重点中学选择优秀学生,成绩优秀者可能被该机构推荐到有合作关系的重点中学读书,这也就是在北京家长中广为流传的“占坑班”。

  学校将学生推荐到某个培训班,培训班又将成绩优秀者推荐到某所学校。如此一来,在这条利益链中,学校与培训机构已经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教育问题行政手法难解决

  “完全用行政的方法来解决教育问题,很难收到效果。”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作为首次推出“禁奥令”却未见明确效果的成都市,在储朝晖看来,对于教育问题应该用更专业的办法,而非一纸禁令就能根除。

  “目前在我国,进入大学的60%学生都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出来之后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如果我们能从小学开始,就让每个孩子摸索自己潜在的能力所在,这才能够形成良性的发展。”储朝晖表示,对待奥数理智的态度并非是将其“一网打尽”,而是反对用奥数的标准来衡量超过90%以上的孩子。

  “目前我们衡量的标准只有一个,还是分数。如果学校不再以重点、非重点而区分,而是具备各自特色、多元化标准来吸纳适合的学生而进行分类,奥数也将不再成为孩子们的‘噩梦’。”储朝晖认为。

  早在今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纲要中也再次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不应该将“奥数”奉为选拔生源的唯一准则,假如教育资源趋于公平,奥数生长的土壤就必定会消失,孩子们也会拥有本该属于他们的欢乐童年。(尚希)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