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官员称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影响有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发改委官员称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影响有限

2010年08月14日 01: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北京8月13日电(记者 俞岚)近来国际市场小麦价格快速上涨,引发对全球粮价新一轮涨价潮的担忧。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官员1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际粮价尚未全面上涨,即便小麦价格涨幅较高,也不会对中国国内粮价造成明显冲击。

  7月初以来,由于俄罗斯等主要小麦出口国遭遇严重干旱灾害,国际市场小麦价格大幅上扬,玉米、大豆价格也有所上涨。该官员称,眼下,国际市场粮价全面大幅度低于中国国内市场,部分品种价格上涨对国内粮价影响较小。

  据该委测算,7月份,中国小麦、玉米、大豆批发价格分别比国际市场(美国、巴西现货价)每吨高695元、1005元、813元;国内晚籼米批发价格比品质接近的越南大米每吨高692元;国内粳米批发价格比品质接近的泰国大米每吨高695元。

  在中国官方看来,此轮国际粮价上涨主要是由炒作引起。其认为,虽然部分小麦主产国因灾减产,但全球小麦产需仍能够保持基本平衡,且库存水平较高,加之玉米、大豆、大米继续保持供大于求的格局,随着市场炒作因素的逐步消失,价格水平可能回归到供求基本面上。

  与7月初相比,8月5日芝加哥期货市场小麦价格上涨了约60%,但最近几天又出现较大幅度回调,8月10日比8月5日下降了12%。发改委说,“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国际粮价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

  该官员强调,中国国内粮食市场与国际市场价格关联较小,国内粮食价格变动基本不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国内粮食市场供求基本平衡,除大豆外,各主要粮食品种都能自给。”据介绍,中国小麦、玉米、稻谷等主要粮食品种产需基本平衡,进口量不足国内粮食总产量的1%。

  调控能力的增强也增加了官方的信心。2004年以来,中国已经形成了包括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直接补贴、进出口调节等粮食价格调控政策体系。该官员称,中国通过价格调控促使国内粮食价格稳步、小幅上升的态势不会因国际市场的冲击而中断。

  虽然“外患”不足患,但“内忧”仍需忧。今年以来,中国国内气候条件极端异常,农业灾害多发频发,对粮食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夏粮产量7年来首度减产。

  发改委也表示,中国秋粮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400多万亩,但考虑到受年初普遍低温、夏粮和早稻收获时间推迟等影响,各地秋粮播种普遍推迟,下半年气候情况尚不确定,加之农民改种单产相对低一些的早熟品种,可能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占全年粮食产量2/3左右的秋粮生产存在不确定性。

参与互动(0)
【编辑:朱鹏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