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之年: 中国经济如何破解“两难”(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转变之年: 中国经济如何破解“两难”(2)

2010年08月15日 10:07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张立群: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两难”问题,我觉得首要一点是增长基础不够稳固。一方面对外贸易波动在所难免,一方面国内投资增长的基础还不稳固。政府投资退出后,企业投资活动尚未全面恢复。高耗能企业的投资出现萎缩,汽车行业投资处在谨慎观察阶段,产能扩大迹象不明显,房地产投资增长也存在不小的变数。此外,长期存在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虽然各方做了努力,但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也影响到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和积极性。可以说,从政府投资转向企业投资,目前基础尚不稳固,存在一定的变数。

  综合来看,通过多种措施,上半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但要实现新一轮经济可持续平稳增长,还有不少突出问题有待解决,需要我们在政策选择上把握得当。比如货币政策,当前市场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如何解决?过于收紧,会影响投资恢复,过于宽松,不利于管理好通胀预期。着眼长远的话,应该着力引导货币向实体经济流动、同时通过积极发展证券市场,消化过多的流动性。我认为,一松一紧,表面上构成经济发展的“两难”困境,但只要政策选择得当,是可以化解的。

  巴曙松:仅仅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为例,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整的趋势已经日益明朗,但如果房地产市场调整的时间较长,一方面可能会对实体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超乎预期。因此需要考虑一些对冲的措施,这包括加快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促使地方政策在市场调整时期依然稳步增大土地的供应,在对房地产信贷进行一定限制的同时放开市场化的房地产融资渠道,这可以部分对冲房地产市场调整可能对实体经济带来的冲击。

  记者:宏观调控这一基调的确立,对当前中国经济健康发展有何现实意义?

  巴曙松:我理解,下半年的宏观调控应当以稳定政策为主基调。一方面,今年以来出台的一系列调控政策,如楼市调控、对信贷总量和节奏的控制、地方投融资平台的规范化、节能减排、出口退税等政策,其效果如何需要观察,可能暂时没必要进一步收紧,否则可能导致“超调”,加大经济下行压力。另一方面,只要经济增速回调在预期范围内,也没必要过于匆忙地出台所谓“二次刺激”政策,否则会助长产能过剩和资产泡沫。

  中国经济复苏态势基本确立,已经开启新一轮上升周期。当前的关键在于通过“调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巩固经济复苏基础,实现可持续增长。

  记者:当前经济环境下,保增长、调结构、防通胀三者关系有何新变化?

  张立群:2010年,中国经济必须实现从政策支持的增长,转向市场力量支撑的平稳较快增长,目前这一过程正在进行当中。应该达成共识的是,平稳较快增长是结构调整的前提。必须在增长中优化结构,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推动企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如果没有增长的保障,而是出现职工收入降低、就业岗位减少等情况,那样的调结构并不是我们的初衷。调结构应该是在发展中调整优化,需要我们把握好宏观调控的重心、节奏和力度,同时需要体制机制和政策的引导配合,推动结构调整出现更积极的变化。

  巴曙松:从全球视野来看,政策退出和复苏管理正在成为全球的共同课题和宏观经济政策的主旋律。中国经济复苏态势已基本确立,从宏观政策的调整与转换来看,当前中国经济政策的重点正由危机应对全面进入复苏管理,这一阶段的关键在于通过“调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巩固经济复苏基础,并实现可持续增长。

参与互动(0)
【编辑:林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