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市场乱象调查:价格究竟如何确定?(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大米市场乱象调查:价格究竟如何确定?(2)

2010年08月20日 10:2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那么大米价格如何确定的呢?

  新出大米的价格是比出来的。比如现在2.5元/斤的大米,只要你拿来的新米样,在色泽、口感上比它好,你就可以卖出高于2.5元的价钱。”上述刘姓米商向记者透露,“像现在有些新米往往采取低价入市,等口碑做出来了,米商就加个包装做品牌,这样就可以调高售价了。”而要想大米卖得上价,刘姓米商声称,这主要取决于选种、大米加工这些环节。“当然,你还可以通过接受检验拿到一些认证,提高大米的附加值。”

  CPI中的粮价问题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3%,涨幅比6月份扩大0.4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主要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带动的。作为衡量通胀的核心指标,7月份CPI创下新高使得各界对通胀压力的担心再度上升,而粮价成为关注的焦点。此前的6月,中央高层先后三次赴河南、山东、河北等这些粮食主产区调研,强调稳定粮食和农业生产,保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对于管理好通胀预期,实现今年宏观调控的目标至关重要。而近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夺取秋粮丰收,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好势头,对于保障市场供应,管理通胀预期,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我国夏粮产量接近去年水平,秋粮占全年粮食产量的70%以上,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取决于秋粮。此番粮价的上涨是否会继续推高CPI呢?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第三季度食品价格将继续上升,是在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国内粮食出现了减产推高粮价造成的,下半年CPI的最大不确定因素是粮价的大幅波动。但考虑到当前我国粮食的库存水平、供需状况等因素,下半年粮价应该不会出现太离谱的暴涨。

  国家统计局有关人士也表示,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有能力保持国家粮食安全,但粮价走势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需要高度重视。我国粮食已连续6年丰收,目前国有粮食企业原粮总库存超过4500亿斤,库存消费比达40%以上,超过国际公认的17%—18%的安全线水平,库存结构合理,分布较为均衡,短期内粮食市场供应基本上是有保障的。但也应该看到,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期,粮食需求量依然刚性增长,而耕地的逐渐减少及收购价格提升能力的有限,客观减弱了粮食生产能力的增长,加之国际市场以及目前货币流动性过剩、气候因素等的影响,未来粮食价格变动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对CPI的传导作用不可小觑,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调控粮价

  趋涨的粮价也考验着国内的粮价调控能力。为维护粮油市场平稳运行,国家发改委近期发布了《关于严格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存储粮油收购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严格执行最低收购价和存储粮油收购政策,严禁市场违规收购、哄抬价格等行为。发改委表示,受南方等地区灾害性天气影响,我国粮价出现了快速上涨的趋势,一些企业盲目“跟风”抬级抬价在短时间内大量收购粮食,致使农民惜售、企业惜卖现象出现,市场供求一时骤紧。这种做法扰乱了粮食市场秩序,给正常经营的企业带来困难,也不利于管理好通胀预期。

  “应该要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进行调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指出,短期来看,如果当前粮价突然出现暴涨的话,应该断然采取措施进行限制。特殊时期采取特殊手段,包括要限制投机,限定粮食的最高价格,高了你就是违法违规。但长期是要稳住农业、稳住农民的利益,要对农民要保持足够的政策支持,不要让农民也参与到这种投机当中,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要确实落实对农民的一些正当的补贴和种粮的一些其他方面的支持,而且要保持农业生产资料的稳定。更长期来看,中国就应该注意到对农业的长期的支持,包括保护耕地,支持对农业生产的一种积极性。

  国家粮食储备机制也被认为是调控粮价的重要手段。一些粮食专家和加工企业表示,从目前形势看,国际粮价会对国内粮价高位运行起到一定支撑作用,但影响并不会很大。关键在于国家坚持了现在的国有粮食储备制度不动摇,充分掌握粮源发挥“蓄水池”的作用,稳定粮食市场,确保粮价不出现异常波动。当前应坚持国有粮食储备制度不动摇,在此基础上,进行逐步完善和探索。如调整完善储备品种,针对托市收购、成品粮和小包装食用油等个别粮油品种探索市场化储备之路等。见习记者 石俊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