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勤劳才能致富是收入分配改革的核心——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保障勤劳才能致富是收入分配改革的核心

2010年08月26日 08:24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国民收入分配问题专题调研报告再次提出,应尽快出台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方案,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分配格局。

  当前,收入分配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毫无疑问,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的现实,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根据测算,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45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成为世界上收入分配较不公平的国度,这一点已为国内外的大多数的学者和组织所认同。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带来的经济社会风险也日渐突出,它不仅严重抑制了消费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得消费不足变成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短腿”,还容易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心理失衡,导致劳资冲突加剧、暴力犯罪和自杀现象频频发生,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途径有很多种,比如深化个人所得税改革、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等等,这些都是必要而且有益的积极措施。但要真正实现国民收入的公平分配,消除各类群体之间的巨大心理落差,就必须构建起一套能切实保障勤劳能致富、只有依靠诚实劳动才能致富的机制和体制。

  这似乎是老调重弹,因为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已经提出了类似的口号。但问题的关键恰恰就在于此:在某些人权力崇拜和金钱至上的错误观念下,勤劳致富的真实内涵遭到了扭曲,传统的以按劳分配理论为指导的个人分配原则,更是在某些人眼里变成了“皇帝的新衣”,似乎既看不见又摸不着。

  现实也给我们当前的收入分配制度敲响了警钟:一方面,有人勤劳却无法致富。以我国产业工人的“主力军”农民工群体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监测报告,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长达58.4小时,其中每周工作时间多于《劳动法》规定44小时的占89.8%。但相对于这样的超强工作,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却大多只能在最低工资标准线上浮动。即使是部分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大学毕业生群体,也因为高房价、高物价吞噬了大部分收入而变成城市“蚁族”。

  但另一方面,有人的报酬所得却远远超过劳动付出。比如一些垄断行业,不是依靠市场竞争而是通过垄断力量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并向其高管和员工支付大大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工资和福利。有调查显示,煤、电、油、银行等12行业员工工资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3到4倍,平均人工成本最高达到每人12万元。

  更值得警惕的是,还有极少部分人不用勤劳也能致富。有学者估计,2008年中国的“灰色收入”非常高,与2005年的测算相比,扩大了近1倍。少数官员日益猖獗的权力寻租、贪污腐败金额节节攀升的现状,往往容易引起社会的巨大震动和强烈不满。

  因此,改革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体制,有必要重回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采取各种措施,从制度上保障劳动者能够、而且只能够凭借自己的勤劳和诚实获取财富。只有营造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才能真正从根本上纠正收入分配领域的种种偏差。 (作者为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李长安)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