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主基调扭转:从复苏到衰退——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全球经济主基调扭转:从复苏到衰退

2010年08月30日 09:18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当前观察世界经济的主基调,已经不是复苏,而是负增长。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宏观调控必须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情,充分考虑外部影响因素,审慎抉择,统筹安排,正确把握调控的时机、方向和力度,防止经济出现二次大的回落。

  负增长风险上升

  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日本、欧元区经济复苏动力正在减弱,经济增长步伐滞缓。希腊经济仍在收缩,且降幅呈扩大趋势;葡萄牙经济增长明显回落。高频指标数据显示,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基本面依然十分脆弱。

  并且发达国家就业市场没有改善迹象,形势仍然严峻。美国失业率从去年12月份的10%降至今年7月份的9.5%,但随着美国人口普查、墨西哥湾漏油清理等短期就业机会的结束,以及公共部门因州和地方政府财政困难面临裁员问题,预计今后几个月失业率将重返两位数。欧元区失业率持续在10%的高位上,近期下降的可能性甚微。相反,受债务危机影响,各国实行紧缩财政政策,削减公共部门人员,改革退休制度,可能进一步推高欧元区失业率。日本失业率持续攀升,从今年2月份的4.9%升到7月份的5.2%。

  在经济方面,消费信心、消费支出依然难有起色。今年6月,美国收入增长停滞,其中工资性收入出现下降,而储蓄率在3~6月连续趋升,消费倾向明显下降。欧元区、日本零售和消费支出在今年前6个月中也基本处于停滞和减少状态。制造业生产活动减少,投资收缩。由于需求不足,新产品订单减少。6、7月份,美国、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持续下降,日本工业和制造业生产则由增长转为下降。外需趋降,也难以成为拉动经济复苏的持续力量。6、7月份,美国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日本进出口环比双双下降,欧元区对外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

  作为国际贸易风向标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从5月底的4209点猛降至7月中旬的1709点。迹象表明,出口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正在减弱,并成为负拉动因素。

  综合来看,当前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陷入滞缓状态,二次探底的风险不断上升。从景气指标走势来看,预计下半年美国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欧元区今年底或明年初经济出现小幅负增长的可能性很大,日本经济则已接近零增长的边缘。

  经济形势在四方面恶化

  当前国际经济复苏滞缓充分表明,过去两年全球金融危机严重时期各国出台规模空前的救援措施,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是短暂的,这些政策性的外生因素并没有转换成持续的、自主增长的内生因素。

  当财政刺激政策到期时,因财政支持力度减弱,不仅经济重返困境,而且还增添了主权债务危机等新的阻碍因素。此次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的危害将是持久的,形势变得更为复杂和困难。和2008年、2009年比较来看,当前国际经济运行条件尚未改善,有的甚至趋向恶化。

  其一,欧债危机的负面影响凸显,财政政策从紧。

  欧债危机既是过去两年大规模救援措施造成财政严重透支的恶果,也是欧元区统一货币政策而放松政府财政监管的苦果。2007年之前较长一段时期,在欧洲央行低利率驱动下,一些国家的政府大量举债,导致财政赤字膨胀,财政状况难以为继。

  回首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拉美和亚洲金融危机,减轻债务问题的办法无非是通胀和货币贬值。对于欧元区国家来说,出于政治利益和整体利益考虑,这两种办法都行不通。唯一可选择的就是通过公共部门减薪减员、改革养老金和退休制度、减少对企业和居民补贴,以及增加税收等手段,来削减财政实际支出。

  但是,清偿债务、重整财政收支平衡,并非在短期内所能实现,这意味着在今后几年内主要发达国家需要紧缩财政政策。这将严重危及居民消费信心,对本已疲弱的消费支出无疑是雪上加霜,将使欧元区经济重陷衰退。

  其二,国际金融压力和风险重新陡升,宽松货币政策迟迟未能回归常态。

  欧洲债务危机不仅使欧元区内部财政陷入困境,而且危及其他国家乃至全球银行业和金融体系,造成国际金融压力和风险骤增。在欧洲银行压力测试后,银行业的紧张状况有所缓解。但是,对主权债务危机持续的时间及其在世界的蔓延程度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使得投资者对市场前景顾虑重重,全球主要股市波动下滑,信贷标准继续紧缩,借款意愿下降,经济运行条件难以改善,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制约因素。

  美、日、欧主要央行低利率政策近期无法回归常态,可能维持较长时期。不仅如此,美联储、欧洲央行重启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大量收购公共债券,以应对悬而未决的银行业问题和主权债务危机。

  其三,房地产市场二次探底,救助政策回天无力。

  在政策刺激下,美国、英国等一些国家的房市曾一度反弹。随着优惠政策执行期满,就业机会和收入增加渺茫,尽管目前住房抵押贷款利率很低,但住房需求大幅回落,销量锐减,房价下跌,房市重返低谷。7月份,美国新房和现房销量降到历史新低,英国房价环比下跌。住宅建筑和投资活动收缩,建筑业和与房地产市场相关的行业失业率上升,房市持续萎缩成为拖累美国、英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顽症。

  其四,汇率波动频繁,主要发展中国家货币升值趋势明显。

  受主权债务危机影响,自年初以来欧元兑美元大幅贬值;而日元作为传统的规避风险工具,随着市场投资者避险情绪提高,日元需求大增,出现大幅升值;巴西、印度、韩国、印尼、马来西亚等亚太和拉美地区主要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强劲,货币政策陆续从紧,与主要发达国家之间的利差扩大,货币汇率在波动中明显升值,必将冲击出口。

  对于我国经济来说,如果说过去两年我国面临的世界经济局势极其严峻,那么当前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则异常复杂。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速回落,既符合我国宏观调控预期,也符合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总体趋势。针对这种形势,宏观调控政策也需要重新审时度势。 (余芳东 作者系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中心副主任)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