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美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败局难免——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分析:美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败局难免

2010年08月30日 10:47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8月27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一个研讨会上发表演讲时称,美国经济的复苏势头已经放缓,美联储准备在必要时增强刺激经济措施。记得远在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在危机中第一次推出购买3000亿美元美国国债的计划,而在此之前美联储还计划购买1.25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这个量化宽松的计划推出之时,笔者就认为属于风险较高、负作用较大的举措。

  当时笔者认为美联储这种操作主要问题是会出现流动性陷阱,且会造成美国和全球的通货膨胀。目前看来,美联储的措施,倒是没有造成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但间接造成了新兴经济体的经济滞涨风险。美联储的举措,无意中拖延了对危机本质的认识。

  经济刺激计划本身就容易“上瘾”。2010年8月27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怀俄明州举行的美联储年度经济座谈会上说:如果经济前景显著恶化,美联储将通过“非常规”货币政策向经济提供进一步支持。其实,在8月10日美联储就在联储例会上决定,维持2.054万亿美元的资产总规模不变,但是将对所持到期的抵押支持证券(MBS)进行再投资,并从8月17日起开始购买美国国债。该一决定相当于变相启动了第二次量化宽松计划。而伯南克在8月27日的讲话,表明美国再次扩张量化宽松政策剑在弦上,刺激的惯性不可遏止。

  按照伯南克的说法,“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实际上就是中央银行用数量化的工具来调整实际利率和流动性,即“量化宽松”的货币手段。之所以需要“量化宽松”,是因为传统手段在基准利率到达零利率范畴以后已经失去作用,这时候使用数量化的货币手段,可以实际上影响市场上真实的信贷利率水平。此外,还可起到稳定金融市场、促进信贷等作用。

  然而伯南克的这些设想,一部分达到了预想的作用,一部分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但不幸的是,那些没有达到理想的东西更重要。金融危机爆发后,大量的流动性确实起到了稳定金融系统的作用,避免了金融机构的倒闭潮。

  同时,第一次推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让美国的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降低到了2.00%左右,而2010年8月初美联储的政策,也让美国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再次到达2.50%的低位区间。从这两件事看,量化宽松政策有积极的、正面的作用。但在基准利率接近零以后,国债的收益率和信贷市场的利率本来就不高,再把利率压低一些,其绝对空间并不大,其实作用也不是很有意义。如果金融机构不愿意放贷,那么利率压得再低也没有现实作用。

  危机之后,美国的金融流动渠道就处于冰冻的状态,在美联储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后,“解冻”情况也不理想,惜贷仍旧,尤其是不愿意向中小企业贷款。相反,一些金融机构利用从联储取得的廉价资金去国债市场购买国债,以赚取利差,让联储的解冻信贷市场的目的落空。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联储只是想稳定金融市场,并非想再搞起一个泡沫,但量化宽松恰恰成了金融市场炒作的最大借口,美国和全球股票市场出现反弹大牛市,但实体经济却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二次衰退威胁。

  美联储已陷入刺激越多形势越棘手的怪圈中。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美联储和伯南克以至白宫和全球各经济体当局,仍然是用旧的经验作为解决新问题的理论,没有看到这次全球的危机已经不同于过去的危机,尤其是不同于1929-1933年的危机。

  伯南克等人深刻研究了1930年代的大危机,得出了只要大量撒钱就可以解救危机的理论,但是这次危机成因与从前任何一次都不同了。以前的危机,都是生产过剩的危机,也是有效需求不足的危机,但是这一次危机,是过度消费引起的危机,也是需求过度引起的危机,因此绝对不可能靠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手段来解决。只能靠新思路、新办法,才能解决全球过度消费、过度生产、过度贸易、过度炒作等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可惜的是,量化宽松等刺激政策,耽误了解救危机的黄金时间,消耗了大量资金和物质财富,也给未来全球经济走向正确轨道造成了巨大的障碍。伯南克再次启动量化宽松政策,与正确思路南辕北辙,未来结局不言自明。 (陈东海 作者单位:东航国际金融)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文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