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猪的“魅与惑”——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生态养猪的“魅与惑”

2010年09月07日 18:01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转变发展方式已成为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之一,对于养猪业来说,又该如何抓住机会,应对这个挑战?在日前“中新网2010求索企业可持续全国行巡访”活动中,山东莱阳一家龙头企业的做法值得借鉴和思考。

  八月,骄阳似火。记者一行站在山东龙大集团江旺庄养猪场高墙的“望台”上,热风吹来,基本闻不到什么异味。猪圈内更是宽敞明亮,没有成群飞舞的蚊蝇。这一切,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养猪场的印象。

  众所周知,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困扰世界各国养猪业的难点和焦点。而我国猪的饲养量占世界的50%,“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碧水蓝天”,解决环保问题则显得更为迫切。

  据龙大集团董事长宫学斌介绍,龙大通过参照日韩等国的先进做法,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当地的实际,利用猪的生活习性,在养殖垫料中加入生物菌苗发酵降解、消化猪的排泄物,达到了猪场废污的“零排放”。

  与传统养殖法相比,龙大的“生态养猪法”不仅成功解决了废污的排放难题,而且打造了新的循环经济链条。据了解,养殖垫料经过2-3年的充分发酵后,将变成上好的有机肥,重新返回田间使用。目前,这种有机肥的市场价格约为1000元/吨。此外,龙大正在探索废污处理过程中的沼气发电。

  不过,“生态养猪法”在实际推广过程中,仍然遇到了许多现实问题的困扰。一是成本过高。不考虑土地使用、土建成本,仅垫料、自动喂养系统等成本,大约在106元/头。二是菌种缺乏自主技术支持,依靠进口价格昂贵。三是垫料来源有限。

  “老赔企业受不了,需要政府来推动。”宫学斌呼吁,国家对规模以上实施“生态养猪法”的企业、养殖户,给予政策性补贴和资金支持,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相关部门尽快帮忙研制优质垫料生物菌种和垫料原料替代品,以便推广得更快、更广。

  农业部畜牧司刘长春处长对记者表示,“对于在全国范围推广生态养猪,农业部还没有很明确的说法,还需进行研究。但是,对于养猪的粪污处理,这个有明确的态度,肯定要用新的办法,把养猪污染问题解决好。”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养殖本身转变发展方式外,龙大在产品市场上的转型也可圈可点。早在2005年,龙大就提出将内贸市场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重点。这比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国内企业开始被迫转型要早三年多的时间。

  宫学斌告诉记者,之所以做出这种调整,一是因为龙大的主要出口国日本的市场是有限的,市场份额已经很大了,提升的空间相对有限;二是国内13亿人口的市场潜力巨大,“把难做的出口市场做好了,做国内市场就会比较容易。”

  龙大的市场转型战略成效初显。据了解,2009年龙大实现销售收入48.7亿元,同比增加了6亿多元,增幅为14%;估计今年销售收入有望增加10余亿元。其中增加值很大一部分来自国内市场。(阮修星)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槊】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