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洽会观察:“海峡旅游经济圈”风生水起——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投洽会观察:“海峡旅游经济圈”风生水起

2010年09月08日 01: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厦门9月7日电 题:“海峡旅游经济圈”风生水起

  中新社记者 罗钦文

  与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同期同馆举行的第六届海峡旅游博览会,6日晚在厦门拉开了大幕,7日又有两岸参展旅游机构站台推介、两岸旅行商对接洽商合作,以浓墨重彩书写着“海峡旅游,合作共赢”的主题。

  走过5个年头,以打造海峡旅游品牌为目标的海峡旅游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五届,成为两岸旅游业界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市场互惠的重要平台,成了海内外旅游业界深化合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在本届旅博会的开幕式上,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明确宣称,国家旅游局和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将全力支持海西建设,把海西旅游区作为先行先试和加快发展的重点区域来配合,联合两岸四地全力打造 “海峡旅游经济圈”。

  一个“海峡旅游经济圈”风生水起,越来越清晰地走到了我们的面前。一块“海峡旅游”的金字招牌,也越来越耀眼,焕发了两岸旅游交流合作的勃勃生机。

  来自福建省旅游局的统计数字显示,2009年,福建接待台湾游客123.4万人次,占大陆接待台湾游客总数的27%左右。而今年上半年,接待台湾同胞49.28万人次,占福建入境接待总人数的32.1%,比去年同期增长20.14%;赴台游市场依然保持旺盛需求,经由福建赴台湾本岛与澎湖、金门、马祖的大陆游客达到11676个团组29.85万人次。

  台胞入闽游增势明显,陆客经闽赴台游快速增长,彰显了“海峡旅游经济圈”的独特魅力。福建省旅游局人士分析称,这主要是缘于福建积极推进福州、厦门两个两岸直航航点对台直航,加强入台旅游宣传推广,加大开拓闽台旅游客源市场力度,扩大两岸旅游交流合作领域。

  对于“海峡旅游经济圈”的打造,杜江表示,将充分发挥福建在两岸四地间的区位优势,联合两岸四地积极推进资源互补和客源共享,全面提升两岸四地旅游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把两岸四地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海峡旅游经济圈的构建,有赖于两岸旅游业界彼此间的深入了解与共同市场的逐步培育。而“旅博会”正搭设了这样的一个平台,扩大两岸四地旅游业界的交流合作,促进旅游产业链的不断延伸,推动旅游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为两岸民众带来更大福祉。

  2005年首届“旅博会”,两岸业者签署了武夷山与阿里山、大金湖与日月潭的“两山两水”合作意向。2007年第三届“旅博会”,泉州旅游协会与台湾澎湖县旅游发展协会签署了 《建立旅游市场合作和交流关系协议》。

  今年的“旅博会”,海峡旅游内涵更加多元:闽台20个乡镇乡村旅游对接,签署《推进闽台乡村旅游发展合作宣言》;福建与港澳旅游机构就专项旅游、深度旅游、一程多站旅游签署合作协议;举办第八届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和首届郑成功文化旅游节,突出海峡特色;海峡旅游旅行商对接洽谈会扩展与海西城市、长三角、珠三角、泛珠三角等区域的合作空间,交流合作更加紧密……

  更引人注目的是,今年的“旅博会”,是两岸签定ECFA后举办的第一个重大旅游盛会,适逢上海世博会举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全面开放、两岸四地旅游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凸显了构建“海峡旅游经济圈”的新机遇。

  福建省旅游局局长郭恒明表示,利用上海世博会举办和福厦高铁客运开行的契机,进一步推动更多大陆游客经福建口岸到台湾旅游,更多台湾游客经福建口岸赴上海看世博;继续发挥福建对台优势,为大陆各省市与台湾地区的联线旅游提供更为广阔、更便捷的交流平台,努力使福建真正成为两岸旅游合作的前沿平台、重要通道、主要集散地和旅游目的地。(完)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哉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