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CPI涨3.5% 创22月来新高(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8月CPI涨3.5% 创22月来新高(2)

2010年09月12日 14:41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物价即将见顶平缓回落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报告认为,在灾害性天气、需求拉动、供给冲击、货币因素等通胀生成因素减弱的影响下,物价趋势性拐点正在到来,未来通胀压力将趋于缓解,CPI即将见顶平缓回落。

  “未来两个月,甚至年底某些时段,这些结构性上涨压力可能会突出地显现,从而引发物价阶段性反弹。”交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熊鹏说。

  他认为,前期自然灾害影响仍未完全消退,近期食品价格仍有可能惯性上扬,而工资上调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将助推服务品价格上涨。

  报告预计,如果没有其他突发性因素并在政策及时的调控下,2010年全年CPI同比涨幅可能在2.5%-3%之间,PPI同比涨幅在4.5%-5%之间。2010年总体通胀水平将处于相对温和的状态。

  【观点】

  加息时间点 当不在年内

  8月CPI3.5%的涨幅,已是连续第7个月高于2.25%的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了。在持续的“负利率”下,货币政策何去何从?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认为,我国没有十分明显的通胀压力,物价上涨只是气候原因造成的,因此目前没有加息或上调准备金率的必要。从银行和企业的情况来看,目前的政策,包括信贷投放力度,基本还是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框架内的,所以没必要做大的调整,而更应当保持宏观政策的基本稳定。

  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滕泰也表示,CPI走高是因为食品价格高于正常水平引起的,而食品价格的走高并非供求关系导致,而是因为自然灾害产生了秋粮歉收的预期提前反映到8月的CPI上,这有可能是件好事,提前反映对4季度的价格走势回落更有利。因此,现在不宜过度夸大食品价格上涨的预期,预计年底CPI还会回落至2%左右,而且从CPI的结构来分析,预计央行不会采取加息等调控手段,建议投资者不要简单地去看CPI数据上升就预期会有宏观调控手段出台。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有加息压力,但无加息必要。”是否加息应当取决于经济状况是否过热,而目前经济实际上已从过热回到正常化。不过,不排除央行采取结构性的措施来应对通胀,比如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允许存款利率适当上浮等,以达到结构性调控的目的。

  焦点 经济走势

  工业增速出现首次回升

  国民经济运行态势逐步趋稳

  工业增加值是判断经济走势的重要依据。8月的经济数据有一个明显变化值得人们关注:工业增速出现今年以来的首次回升。统计显示,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13.9%,增速比上月加快了0.5个百分点。

  此外,8月投资和消费增速居于高位,1月-8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40998亿元,同比增长24.8%,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8355亿元,增长36.7%。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70亿元,同比增长18.4%。

  【解读】“这是今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连续下滑后第一次出现反弹,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好现象。”盛来运指出,8月的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值同比增速出现小幅回升,从结构上来看,工业增速的回升主要是两大行业带动的,一个是装备制造业,另外一个就是轻工类的行业,由此带动了工业增加值的回升。

  盛来运指出,从数据来看,8月工业回升的幅度并不是很大。事实上,前几个月工业增速下降幅度也在趋缓。从连续三个月的情况来看,基本是在13%到14%之间的波动,工业运行由以前较快的增长向稳定增长过渡的态势比较明显。另一方面,从投资和消费的情况来看,这两大指标继续保持了一个稳定较快增长的态势。总体上来看,国民经济总的运行态势比较稳,而且总体态势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是回稳。从回落走向回稳,主要原因是需求的持续增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指出,当前投资、消费、出口表现都不错,决定了中国经济增速不会再深度回调。

参与互动(0)
【编辑:陈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