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称:金融危机后美国将进入租房时代(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分析称:金融危机后美国将进入租房时代(2)

2010年09月12日 15:06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房租将会上升

  许多专家预测未来的房地产前景时指出,未来抵押贷款会更难获得,自有住房拥有率会下降,而房屋租赁价格会上升。

  “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根本的变化。”华盛顿城市土地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约翰·麦克埃伦说,“过去,人们习惯于将房子看做一项投资,但是,现在转变为把其看做一个居所。”

  2009年底房利美做的一项调查显示,70%的美国人相信买房是一项安全的投资。而在2003年,这个比例是83%,其安全性甚至超过银行储蓄。不过,在最近的同类调查中,银行存款开始居于安全投资之首。

  记者手记:给“买房热”降降温

  传说,有一个美国老太太贷款买房子,住了一辈子,快要死了,贷款也还上了;有一个中国老太太,攒了一辈子的钱,终于买下了房子,但第二天就死了。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买房故事曾经令无数中国人唏嘘不已。

  金融危机发生后,这个故事的最新版本变成美国老太太还没有死,就被赶出了尚未还完贷款的房子。

  维基百科词典里,“美国梦”的词条下,除了《独立宣言》中所提出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等概念的外延外,赫然将 “拥有自己的住房”列为美国人实现美国梦的象征。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在自己的房子里养大自己的孩子,成为美国梦的一个标志性构图。二战后,罗斯福总统甚至将其上升到战略高度,宣称一个人人有房的国家是“不可征服的”。20世纪下半叶,驴象两党在贯彻“居者有其屋”这一政治理念上,取得了难得的一致。而在美国社会层面,拥有住房、实现美国梦渐渐成为成功者的标志。

  中国人也有梦,虽然“中国梦”跟“美国梦”有着不同的内涵,然而在“住房梦”这一点上,中国与美国神奇地接轨了。房子在中国已经不再单单是一个住所,它是婚姻的前提、个人能力的体现、事业成功的标志、未来安全感的寄托。为了一套房子,不少国人可以不在乎大半辈子为房产商和银行打工,甚至为了房子的首付,透支几代人的财富。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北京首套房贷者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如果不是动用父母一辈子的积蓄,甚至以损害自己的未来生活质量为赌注,大部分27岁的中国年轻人根本买不起属于自己的房子。

  同一份报告还显示,过去三年中,英国首次购房者的平均年龄已由33岁上升至37岁,日本和德国则为42岁。在德国、法国等国家,政府本身并不鼓励民众陷入买房狂热。德国77%的年轻人都是“租房族”,他们不必过早背上买房负担,个人生活的质量和自由度大大增加。

  而在美国,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正开始反省其盲目的房产崇拜情结,不少人回归理性的消费模式,按照实际能力从租房开始实现“住房梦”,而不是“有房梦”。

  上个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一次座谈会上提出,在人口较多的城市,要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缓解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以及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困难,逐步形成梯度消费的住房模式。或许,无论是从国家、社会还是个人层面,国人真该从买房狂热中冷静下来。其实,租赁何尝不是一种“拥有”,又何必总是纠结于天长地久?实现我们中国人的住房梦,大可不必非得拥有自己的住房。否则,高企的楼价、沉重的供楼负担、过早承受的生活压力,迟早会成为房奴们的一场噩梦。 (吕 云)

参与互动(0)
【编辑:陈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