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遭遇迄今金额最大贸易摩擦案——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中国遭遇迄今金额最大贸易摩擦案

2010年09月17日 07:23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国商务部网站消息,9月16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数据卡(又称无线宽域网络调制解调器)进行反补贴立案调查。而就在今年6月30日,欧盟已经对该产品发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双案”并发调查。

  “该案是欧盟首次对中国出口的同一产品同时进行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三种调查,涉及中国企业的出口额约41亿美元。这是迄今为止中国遭遇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救济调查。”中国商务部16日回应称。

  “同一产品,三案齐发,这凸显了欧盟后危机时代的贸易保护主义,是典型的贸易骚扰,是滥用规则的极度表现。”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16日表示。

  据了解,欧委会发起的三项调查都 是 在 比 利 时 调 制 解 调 器 生 产 商O P T IO N提出申诉后做出的。据悉,O PT IO N是欧盟3G调制解调器的惟一生产商。O PT IO N在新的申诉中称,中国的主要调制解调器生产商———中兴和华为控制着3G数据卡和U SB调制解调器市场90%的份额,并获有补贴。O PT IO N发言人简·波特特别指出,华为获得的授信额度超出正常水平,使该公司具备了不公平的优势。

  “而O PT IO N近年的公开年度报告明确申明,他们的数据卡产品已经全部外包给中国生产。”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表示,“实际上,欧盟当前连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卡生产商都没有。”

  在当前的调查中,O PT IO N公司和欧盟对于外包生产的问题,却始终保持沉默。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表示,关于O PT IO N公司是否具有欧盟生产商资格以及是否具有反倾销案的申诉资格问题,机电商会以及中国数据卡生产企业将在随后的调查中向欧方提出强烈质疑和抗辩。

  姚坚也指出,中方保留在世贸组织规则框架内采取措施的权利。他说,数据卡属不断更新换代的高科技产品,中国产品促进了技术进步并创造了新的市场,也给欧盟消费者带来了实际利益。但是,欧盟仅为保护某一成员国中一家企业的利益,而滥用贸易救济措施。这种做法不仅会扰乱正常的贸易秩序,损害欧盟各成员国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而且与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日益加深的经贸友好合作现实背道而驰。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晋斌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欧盟的动机有三层含义。一是通过逆周期的贸易政策,违反公平贸易的准则,来保护区域内的就业机会。二是采用更高强度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来试探中国的反应。三是由于数据卡本身属于高科技产品,而中国最近几年在信息产品上的成本竞争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欧盟的这一举动实则是希望能够打压中国这类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贸易保护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仅仅围绕服装纺织、玩具等低端产品了,而是开始向高端产品延伸了”。王晋斌说。

  的确如此,就在前不久,对中国贸易政策批评最多的美国联合钢铁工人工会(U .S .Steelw orkers U nion)发表了一份声明,称将要求美国政府就中国在绿色科技领域的扶持政策展开调查。据报道,该工会在声明中表示,“中国已利用大量补贴、性能规定、优惠措施及其它贸易违规活动来推动他们对该行业的垄断。”这些举措对美国的可再生和替代能源领域构成了威胁。

  针对美国联合钢铁工人工会的质疑,16日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做出回应称“我国自从加入到WT O以后,所有的政策制定都要符合WT O国际通行原则,补贴绿色企业的政策也不例外。”

  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在16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高峰论坛上表示,未来几年我们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产业的重要环节,也可能成为我国外贸的新增长点。同时他表示,“低碳和绿色技术无国界。我们要坚持开放的理念,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特别是借绿色低碳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行为。”

  王晋斌表示,中国一般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是明显的。最近几年中国的结构性改革和鼓励技术、环保产业的创新也取得了实效。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会在一些高新技术行业与发达地区和国家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展开竞争,一旦中国具备或潜在具备大批量生产的能力,出于对中国产品成本优势的担忧,国外就会对中国的类似产品采取贸易保护主义,这种趋势一直会存在。

  至于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应对,王晋斌说,一是学习他们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的技巧和知识;二是依据“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来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不要一味退让。

  □记者 孙韶华 施智梁 董时珊 北京、太原报道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