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增加外地蟹抢市场 10万斤本地梭子蟹滞销——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成本增加外地蟹抢市场 10万斤本地梭子蟹滞销

2010年09月19日 11:13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大量螃蟹卖不出去,养殖户愁眉不展。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喂养成本高了近一倍,低价卖赔本,高价卖没人收。”近日,胶南市王台镇五河头海产养殖区的养殖户致电本报96663新闻热线,反映了因喂养成本增加导致今年梭子蟹滞销的问题。9月18日,记者实地探访了解到 ,由于外地螃蟹大量涌入岛城,加上本地螃蟹喂养成本增高等因素,此处千余亩约10万斤丰收待售的梭子蟹几乎无人问津。

  螃蟹没人买,愁煞养殖户

  9月18日上午,在胶南市王台镇五河头海产养殖区,养殖户老张一脸愁容地告诉记者,这里共有100余户梭子蟹养殖户,每家的养殖池少说也有十多亩,这样算来 ,整个五河头的养殖面积有1000多亩。“基本上每亩能产100多斤蟹子,整个养殖区的产量约有10万斤。”

  老张告诉记者,养殖池里的公蟹子和母蟹子差不多各占一半,现在正是公蟹肥壮的时候,母蟹要等到中秋节以后。“以前这个时候商贩们都上门过来收蟹子,今年却始终没有出现。”老张告诉记者,中秋节前是公梭子蟹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的公梭子蟹个头适中、味道鲜美,“过了中秋节母蟹子就长起来了,那时候公蟹子就更没人要了”,可是按现在的价格,到时候母蟹子也很难卖出去。

  本地蟹价高,吓跑众商贩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今年的螃蟹无人问津?记者在随后的采访中,得到了养殖户们几乎一致的回答:养殖成本高了,便宜卖都赔本。养殖户们告诉记者,养蟹子需喂养海沙子、海虹、花蛤、蓝蛤、冰冻小杂鱼等,而这些饲料今年的价格都不同程度上涨,今年每斤蟹子的养殖成本比往年涨了10元钱左右,蟹子的价格自然也要上涨。

  “以前每斤能卖到25元到30元,今年至少要卖到35元到40元。”一位养殖户说。“我们也曾经多次联系以前来收购蟹子的商贩,他们都说今年外地蟹子价格比较低,市场价基本上都在40元一斤左右,如果到这里来收蟹子,根本不挣钱。”

  据了解,眼下大量梭子蟹从连云港、南通以及莱州等地涌入岛城,这些从外地运来的蟹子养殖成本低,价格便宜,所以迅速在岛城蟹子市场站稳了脚跟。

  亲朋来帮忙,难解大问题

  记者采访中看到,大片养殖池边停着三三两两的私家车。这些私家车来自胶州、胶南、开发区,甚至是青岛市区,车主大多是养殖户的亲戚朋友,在中秋节前来买一些蟹子,一是自己尝尝鲜,二是当礼品送人。

  但仅靠亲戚朋友帮忙“消化”根本解决不了大问题。养殖户张先生告诉记者,往年他们这里的蟹子多数都进了大酒店,今年也是因为价格问题,才出现了销路难。张先生希望岛城各大中型酒店能够收购他们这里的本地蟹子,帮他们解决难题。

  -渔业部门

  “把脉”螃蟹销路减少养殖户损失

  9月18日下午,记者将五河头养殖区存在大量蟹子滞销的情况反映给了胶南市海洋与渔业局。

  “本地的梭子蟹养殖分布较零散,未形成大规模,且由于人工喂养,比外地一些放养的蟹子成本高。”该局生产科的邵科长表示,在目前岛城的梭子蟹市场上,本地梭子蟹由于养殖成本高,所以在价格上确实难以具备与外地蟹子竞争的能力。

  据邵科长介绍,五河头养殖区以前的养殖面积达2000余亩,但是现在仅剩了1000余亩,但这里的蟹子肉质鲜嫩,味道好。鉴于现在这个情况,他们将立即派人到五河头进行实地考察,给当地梭子蟹的养殖、销路等问题“把把脉”,使这里的蟹子尽快销售出去,尽最大可能降低养殖户的损失。  文/图 本报见习记者 王晓强 记者 黄超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