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成为新版“巴比”——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谁将成为新版“巴比”

2010年09月29日 11:00 来源:国际金融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约翰·阿诺德

  年龄:36

  净资产:40亿美元

  发家之道:能源贸易

  国籍:美国

  李兆会

  年龄:28

  净资产:10亿美元

  发家之道:制造业

  国籍:中国

  马克·扎克伯格

  年龄:26

  净资产:69亿美元

  发家之道:互联网

  国籍:美国

  在《福布斯》全球十大最年轻富豪榜单上,以马克·扎克伯格为首的年轻一辈拥有的财富甚至已经超越苹果公司传奇人物史蒂夫·乔布斯。他们或依靠独特创意一夜造富,或仰赖“祖茔”执“金汤勺”,或凭借独特禀赋攀上高位。未来的某一天,他们也许会成为比尔·盖茨和巴菲特

  《福布斯》富豪榜单上的“常胜将军”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来中国了。对于这二位“老”富豪而言,关于金钱的信条大约已变成“赚得多不如捐得多”。然而,在富豪榜单上,年轻一辈正在“奋起直追”。

  在《福布斯》全球十大最年轻富豪榜单上,以马克·扎克伯格为首的年轻一辈拥有的财富甚至已经超越苹果公司传奇人物史蒂夫·乔布斯。他们或依靠独特创意一夜造富,或仰赖“祖茔”执“金汤勺”,或凭借独特禀赋攀上高位。未来的某一天,他们也许会成为比尔·盖茨和巴菲特。

  科技“狂人”

  这份榜单中,最有希望继承比尔·盖茨“衣钵”的恐怕是马克·扎克伯格。同样身处IT业,马克以26岁的“低龄”坐拥69亿美元财富,登顶年轻富豪榜榜首。26岁时的比尔恐怕也只能望其项背。

  在同登富豪榜前,马克与比尔·盖茨其实早有渊源。当马克还在念高中时,比尔曾出价100万美元延揽他加入微软团队。富有传奇色彩的是,高中生马克拒绝了比尔的高薪邀约。不久之后,人人熟知的传奇故事就上演了。马克在他的大学宿舍里创造了社交网站的鼻祖Facebook。创业的同时,他还极有效率地搞定了终身大事。与马克论及婚嫁的华裔女友一度是他大学期间的创业帮手。

  拒绝比尔·盖茨,在宿舍里“掘金”,马克·扎克伯格的故事正被改编成漫画。10月1日,以马克的成长经历为故事蓝本的电影《社交网站》将在美国上映。这下,马克离比尔·盖茨又近了一步。在他之前,比尔·盖茨和史蒂夫·乔布斯是好莱坞商业题材电影的宠儿。

  这份年轻富豪榜上,除了马克外,还有一个人同样靠社交网站发家。日本社交网站Gree的创始人田中良和以14亿美元身家排名第七位,他今年也只有33岁。

  资源“赌徒”

  榜单上紧随马克·扎克伯格的是财富达40亿美元的射手座能源顾问有限公司(CE)的掌门人约翰·阿诺德。36岁的阿诺德被誉为“天才交易员”,颇有巴菲特风范。有一种夸张的说法是,阿诺德的从业经历似乎就是为了印证他的天赋。

  大学毕业后,阿诺德进入了当年的安然公司。安然公司2000年10亿美元的天然气交易利润中,有7.5亿美元来自阿诺德。

  安然丑闻爆发后,时年27岁的阿诺德不仅在安然事件中毫发无伤,还成了“明星”,他从此有了“天才交易员”的美名。2002年,阿诺德成立了CE对冲基金公司,从此在天然气领域大展拳脚,一发不可收。2002年至今,CE的年回报率从未低于80%,2006年的收益率更超过200%。

  同一份榜单上,排名第八位的科斯特扬丁·萨维果同样靠资源发达。他或许不像阿诺德那样声名远播,但从其19岁担任金融信贷银行财务经理,并逐渐取得了银行控股权的“手段”推测,他绝非池中物。

  金融危机对乌克兰采矿业的打击导致萨维果财富大量缩水,不过,36岁的萨维果仍以12亿美元财富登上了年轻富豪榜。

  “经济学家的大脑、赌徒般的铁石心肠、从灾难中获利的过人禀赋”,谈到阿诺德时,人们这样说。这何尝不是萨维果的写照。

  家族“宠儿”

  十位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中,有两位富豪来自中国,分别是位列第三和第九的碧桂园杨惠妍、山西海鑫钢铁集团李兆会。

  不过,与前两类年轻富豪相比,中国的两位富豪还需时间来验明真身。以杨惠妍为例,她占有的34亿美元财富可以说完全是父亲赠与的碧桂园公司股份。即便他们接过了父辈打下的江山,能否将父辈的产业继续做强做大尚存疑问。

  其实,承蒙“祖茔”的年轻富豪在榜单上绝不是少数。现年26岁,排名第四的阿尔伯特·冯·托恩和塔克西斯的22亿美元财富同样是通过继承家族遗产获得。而位列第五、第六的法赫德·哈里里和埃曼·哈里里兄弟能够上榜恐怕也与父亲——已故黎巴嫩前总理拉菲克·哈里里创办的商业帝国脱不了干系。

  不过,在这些依托祖辈和父辈致富的富豪中,已经有人开始展现个人实力。2003年,海鑫钢铁集团总裁李海仓遇刺,李兆会匆忙回国继承父业。恐怕很少有人敢于大胆预测,李兆会能够将海鑫钢铁推上中国最大的私有钢铁制造商的宝座。(记者 刘洋)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