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十一黄金周:旅游火爆创纪录 新玩法受追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盘点十一黄金周:旅游火爆创纪录 新玩法受追捧

2010年10月08日 13: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0月8日电 综合报道,在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中,各地旅游市场升温,餐饮业、零售业火爆,新人扎堆结婚,单身男女“被相亲”。田间收割粮食、健身等新方式涌现,成为新的过节方式。

    各地旅游市场火爆创纪录

  根据北京市旅游局昨天下午公布的最新数据,今年黄金周北京市共接待旅游者930多万人次,比去年8天的“超长”假期增长13.7%,日平均接待量同比增幅达到30%,旅游总收入60.3亿元,同比增长21.7%,均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受世博会带动,访沪游客出现大幅增长。上海市假日办的统计数据显示,长假7天,上海累计接待观光游客801.4万人次,较同期增长38%;实现旅游收入60亿元,同比增长30.5%。

  各地旅游业在黄金周期间大幅升温,然而持续的暴雨使得海南旅游遭遇“最冷黄金周”。黄金周期间,海南几乎一直在下雨,海上游乐项目暂停,一些旅游景点也暂时停止开放。很多游客只能在酒店呆着,加上暴雨影响造成山体滑坡,道路受淹,像东线、西线的交通或中断或受阻,所以原来打算就近旅游的本地游客也是不敢出门。在海南抽样调查的十家旅游景点,接待旅客是近三万人次,同比减少了四成多。

  此外,据台湾观光部门介绍,大陆观光客在“十一”长假期间来台突破2万人,几乎是去年同期两倍。中国旅游研究院和携程旅行网联合发布的2010年“十一”黄金周旅游市场盘点显示,杭州、西安、香港、厦门、青岛、苏州、南京、成都等城市也是游客们的热门选择。

    餐饮零售齐丰收 长假成就老字号“黄金周”

  商务部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零售和餐饮行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约592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去年增长18.7%,增幅提高0.7个百分点。

  北京市商务委发布监测数据显示,节日7天128家重点流通企业、共3542个店铺累计实现销售额(营业额)61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百货店、餐饮、专业市场销售额增长均在30%以上。今年北京国庆黄金周市场销售创下了5年来最大增幅。

  十一黄金周期间,北京餐饮市场营业额近40%的增长,主要动力来自婚宴及在外就餐的增加。以“一条龙”婚庆服务闻名京城的鸿宾楼、丰泽园、金鼎轩等婚宴占比达30%左右。

  同时,国庆七天长假成了京城餐饮老字号的“黄金周”。其中,华天集团旗下老字号节日7天销售同比增长达到36.1%,接待就餐人数达22.3万人次,再次刷新历史纪录。全聚德和平门店连日来饭口时段排号最高达到1000多号,连续几天日营业额都超过百万元;烤肉宛、烤肉季的烤肉最多一天卖出1300多斤,再次创出新高。

  此外,在“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优惠政策及各大卖场促销活动的刺激下,绿色节能家电市场呈现井喷态势,金银珠宝销售大幅增长,经济实用型轿车、新能源概念轿车等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眼球。

    长假流行新玩法 单身男女忙相亲

  除了走亲访友、游山玩水等传统过节方式之外,田间收割粮食、健身过节、网络休闲等方式涌现,成为今年国庆度假的新选择。

  今年黑龙江秋粮丰收,产量有望再创新高。黑龙江深度挖掘北大仓农业观光资源,让游客现场感受现代农业文明。驾驶拖拉机在田间地头,亲身收割粮食,体会丰收的喜悦,北大仓欢乐丰收游成为黄金周黑龙江休闲旅游新时尚。

  由于平时工作节奏紧张,很多白领选择健身过节。据四川日报报道,成都一家银行上班的陈小姐告诉记者,国庆节本来打算出去玩,但是车票难买、景区人又多,所以选择以健身方式度假。一家健身房健身顾问李萌说:“我们本来准备节日只开放3天,应会员要求,整个国庆都开门营业。”

  十一假期,也有人“宅在家中”足不出户感受网络休闲乐趣:购物网上淘、吃饭叫外卖、娱乐玩电脑。然而,假日“宅经济”却由于快递公司放假面临瓶颈。由于多数民营快递公司过节放假或轮值休息,无法发货的卖家遭遇“被放假”。卖家们担心,现阶段很难克服的物流瓶颈正制约着假日“宅经济”的发展速度。

  长假是新人理想的“结婚周”,但对于一些未婚男女来说,国庆黄金周正在演变成“相亲周”。据长城在线报道,今年27岁的刘靖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平时她工作很忙,父母假期之前就做好铺垫,这次十一长假,父母安排了密集的相亲,从10月1日开始,一连几天,早中晚都安排满了相亲活动,一天要结识两、三个异性朋友。单身男女平时工作忙,七天长假也就成了父母安排相亲的“黄金周”。 很多人上班后的口头禅变成了:“国庆,你被相亲了吗?”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