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回应13种国产香烟重金属超标 称无国际标准——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官员回应13种国产香烟重金属超标 称无国际标准

2010年10月10日 09:43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0月8日,国际烟草控制政策评估项目(ITC)组织公布的科研报告显示,13个中国国产卷烟品牌检测出含有重金属,其含量与加拿大产香烟相比,最高超出三倍以上。另据《东南快报》报道,这13个重金属超标香烟品牌为:白沙、大前门、都宝、红双喜、黄金叶、Happiness(吉庆)、红河、红金龙、红梅、红旗渠、红塔山、石林、壹枝笔。

  报告

  重金属伴烟气进入体内

  镉和铅被吸收的量最多

  这份科研报告是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员联合做的。从2005年开始,他们耗时三年检验了中国市场上几乎所有的常见香烟品牌,分析其物理特性、重金属含量等。加拿大对香烟的检测非常严格,生产和进口厂家都需要检测并向卫生部报备关键数字,这次比较的正是加拿大的同期标准。在2005/2006年所检测的13个中国香烟品牌中,砷的平均含量为0.82μg/g(0.3~3.3),镉为3.21μg/g(2.0~5.4),铅为2.65μg/g(1.2~6.5),铬为0.55μg/g(0.0~1.0)。除了铬之外,其它三种重金属都严重超标。而人体每天摄取重金属的正常范围分别为,砷0.1-0.3mg,镉0.6mg,铬0.05mg。

  香烟的烟气中,重金属化合物以一种叫做气溶胶的形式存在,然后伴随着烟气进入体内。铅、镉、砷这些重金属,一旦进入人的体内要想排出就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假如一天抽20支的香烟,大概平均一天下来身体会吸收3.2微克的镉,这点量不足以马上出现有害症状。但是若每天都抽的话,人体内就会慢慢地堆积毒素。

  国内有学者进行过相关的研究,发现一支香烟的烟气中,最容易被吸收的重金属是镉,其次是铅,一支烟大概有46.4%的镉和26.4%的铅会进入肺部。而按照镉含量最多的一个品牌的香烟来算,一克含5.4微克的镉,一包香烟的烟丝大概14克,那么抽一包烟就吸进去了35微克的镉。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体内聚集的镉就足够有害了。

  这些重金属都能引起人的头痛、头晕、失眠、健忘、神经错乱、关节疼痛、结石、癌症。值得一提的是,二手烟中的重金属同样有很大的危害。

  追踪

  香烟中的重金属从何而来

  从烟草产区土壤中来

  重金属污染绝对不是一个新鲜词,我们吃的蔬菜里照样会有重金属,这些都是从土壤中来的。土壤中本来是含有一定的重金属的,但是量很小。真正多的是跟随污水、城市废弃物进入土壤的重金属,它们主要是在40厘米以上的土层中,不易转移,也不易被微生物分解。另外,有研究表明,烟叶中的镉、镍、铅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PH值是负相关的,所以土壤越酸,重金属的含量也就越多。我国大量燃烧含硫煤,酸雨越来越多,土壤也自然受到影响。(据《重庆商报》引自《吸烟过程中的重金属来源解析及预防》;《烟草重金属研究概述》)

  加工中引入重金属污染物

  香烟在加工的过程当中也有可能会引入重金属污染物,比如在加工的过程中会使用香精、香料,并且还可能会有机械接触。另外,不同的加工工艺也会影响成品香烟中重金属的最终含量,研究表明不同产地、不同品牌的香烟中重金属的含量有一定差异:从香烟档次分析,低档香烟中所含重金属比高、中档高;从香烟烟型看,烤烟型比外香型重金属含量低。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除了生产香烟的原料产地、环境、烟叶的质量和晾晒方式外,还可能与香烟的配方、生产工艺有关。(据《重庆商报》引自《吸烟过程中的重金属来源解析及预防》)

  回应

  两公司称已停产 官员称没有国际标准

  生产大前门、红双喜的上海(烟草)集团公司办公室相关人员表示:“报告中的过高指的生产原料(烟叶)重金属过高,这与烟叶生产地的气候条件有关,而这并不是集团方面所能够控制的。”向一位红云红河公司(生产Happiness)的员工咨询,这名员工表示:“Happiness(吉庆)早就不生产了,为何这次还会上榜?”山东中烟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壹支笔这个品牌我们早就不生产了,这次重金属过高事件对我们没有影响。”至于其他几家公司,记者致电其办公室都显示无人接听。

  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司王献生副司长表示:“尽管我国还没有对整支烟出台重金属市场准入标准,但这个标准不仅是中国没有、国际上也没有,加拿大研究者以本国烟为参照物,还列入了一些已经停止生产的香烟,从立场和角度上来看,并不能说完全客观公正。”

  王献生说,报告中提到最高超出三倍以上,也就是说不是所有十三种香烟重金属含量都高于三倍。这个报告只能看作是研究性质的,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重尚 郑义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