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人口红利”:未富先老多了哪些挑战?(4)——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消失的“人口红利”:未富先老多了哪些挑战?(4)

2010年10月10日 14:20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专家看法

  “人口红利”消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依赖这样的“红利”

  人才红利 希望所在

  如何恰当看待“人口红利”的消失?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博导谌新民教授、广东省社科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郑梓桢研究员等专家有各自的看法———

  人口只是影响经济的一种因素

  “关键是要全面地看待‘人口红利’理论。”谌新民分析,应该说,“人口红利”理论简明地指出了过去30年中,充足、廉价的劳动力对我国经济增长中的突出作用,珠三角更是一个典型。这一理论还明确地预测,这种依赖廉价劳动力的传统粗放式增长模式必将而且很快会走到尽头,这无疑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从这些角度看,“人口红利”理论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谌新民同时指出,“人口红利”理论的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同样是发展中国家,同样具有人口优势,但经济发展差异却很大。同样是中国,过去人口压力沉重,但30年的改革开放却能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口优势。这说明,人口结构优势只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一种因素。

  具体到中国“世界工厂”地位会否丧失、经济增长会否大受影响等问题,谌新民认为,首先,“人口红利”理论是假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不存在障碍。实际上,目前“招工难”除了人口年龄变化因素,还在于因技能低等原因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难以转移,普工供给赶不上需求增长,是结构性的,实际就业压力仍大。通过加强培训提高技能,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梯度转移,消除这些障碍因素,仍然有大量的“人口红利”可以挖掘。其次,“人口红利”理论没有考虑到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人口素质的因素。只依赖廉价劳动力的“人口红利”、只满足于低附加值产品的“世界工厂”,从来都不是中国发展竞争力的方向。近年来广东大力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实际就是针对相关问题的症结而采取的措施。

  实现变“人口红利”为“人才红利”的目标,是完全可能的。

  人口红利的代名词是粗放增长

  人口老龄化加速,会否让中国不堪重负?郑梓桢研究员认为,这一问题确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但对解决也应有足够的信心。

  “如果‘人口红利’消失提醒人们更加重视养老保障,并加快完善相关机制体制,这不失为一件好事。”郑梓桢分析,虽然“人口红利”在逐步消失,老龄化在加速,但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基数仍然庞大,今后十几年总人口仍将增长,“招工难”有助更充分就业,社保扩面潜力仍然较大。

  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存在“空账”问题,但它并不会马上变为现实的支付压力,通过未来二三十年的积累,压力可以逐步缓解。况且,社会养老金之外,我们要建立的是多渠道的养老保障,企业年金、家庭养老等,有助分流社保压力。同时,考虑技术进步的因素,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社会对养老的承受能力也在提高。

  郑梓桢还指出,目前社保缴费负担较重以及人们对保障信心不足而更倾向于储蓄、不敢消费,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不过,造成这一现象,重要原因恰恰是依赖“人口红利”的粗放式增长。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利润空间有限,劳动力收入水平难提高。与将来的待遇相比,目前的社保缴费的绝对金额不算高,却显得负担比较重。为此,除了完善社保体系,还必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对启动内需有重大意义。如果“人口红利”消失能倒逼产业升级、提高工资水平、实现充分就业,不失为一件好事。

  “‘人口红利’消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还在留恋那种依赖‘人口红利’的粗放增长方式!”不少专家都强调,珠三角由于区域优势的存在,可能会获得稍长久一点的“人口红利”,但,这更像是一记警钟!记者 马汉青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