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互搏上演“稀土攻心计”(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美日互搏上演“稀土攻心计”(2)

2010年10月18日 09:57 来源:国际金融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攻心为上打压中国

  “美日忽左忽右,使的是一出攻心计。”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美日两国所使出的各种伎俩,不过是为了在与中国的稀土博弈中取得“好价钱”,并借助与其他稀土大国的合作和对中国的直接施压达到最终目的。

  中国价值指数首席研究员崔新生则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说,稀土博弈的背后,潜藏着两国的阴谋——打压中国。具体来说,“一方面,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逼迫中国放弃稀土出口收紧的政策,进而通过技术优势掌控中国一直以来无法掌握的稀土定价权;另一方面,通过国际上的政治施压,让中国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并借口稀土掀起可能的货币战与贸易战,打垮中国。”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曾有专家告诉本报记者,美日等国近年通过不断从我国进口稀土,及直接间接参股中国的稀土开发,已经获取了十年乃至几十年的战略储备资源,专家甚至断言:“他们根本不缺稀土”。

  “在复杂形势下,中国还是要保持自己的节奏,不能为相关国家的伎俩所蛊惑。”孙立坚指出,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是还是要积极坚定地谋取稀土资源的定价权,并尽力掌握稀土加工的先进技术。

  的确,“攘外必先安内”。对中国来说,保护珍贵的稀土资源也尤为重要。然而,目前中国稀土走私生意猖獗,海关查获不力。据业内人士透露,公认的年稀土走私量达2万吨左右,中国海关从2008年到现在仅查获稀土走私量约16000多吨。面对美日“外患”,巨大的走私量对中国稀土业来说无疑是必须首先解决的“内忧”。(记者 黄烨)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