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博览会有助深化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中国东盟博览会有助深化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

2010年10月18日 12: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南宁10月18日电 (记者 杨强)备受关注的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于本月19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开幕。本届博览会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后的新一届盛会,办好第七届博览会具有特殊意义,有利于巩固自贸区成果,深化与东盟的友好关系,有利于增强东盟10国与中国继续共同推进自贸区建设的信心,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东盟博览会应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需要而诞生。从诞生之日起,它就承载着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使命。每年一届的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已经成为中国—东盟友好交流、经贸促进和多领域合作的平台,贯彻落实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推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

  过去六年,中国—东盟博览会紧扣自贸区建设进程,设立商品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先进技术和“魅力之城”五大专题,展示降税商品和零关税商品,举办一系列贸易投资促进活动,举办系列高规格论坛,建立商务数据库和商贸配对系统,为区域内企业开拓市场提供便捷服务,使双方一大批企业得到便利和实惠,将自贸区的投资贸易便利化从政府层面推进到企业层面。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如期建成,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带来更多新机遇。作为中国与东盟合作共赢的重要平台,中国—东盟博览会将在自贸区的建设中以及对推动中国—东盟经贸合作,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是博览会的举办有利于企业扩大出口,也有利于企业一站式采购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商品。今年1月1日自贸区建成后,中国对东盟10国90%以上的产品实行零关税,对东盟的平均关税从9.8%降到0.1%;同时,东盟中的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新加坡和泰国这六个老成员国,对90%以上的中国产品实行零关税,对中国的平均关税从12.8%降到0.6%;另外四个新成员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将在2015年实现这一目标。博览会根据这一降税进程,展示降税商品和零关税商品,为企业享受零关税,相互扩大出口和一站式采购中国、东盟国家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商品提供更多的便利。

  二是博览会的举办有利于企业直接享受服务贸易市场开放所带来的机遇。中国与东盟双方60多个服务部门已经相互作出高于WTO水平的市场开放的承诺,第七届博览会特别增加服务贸易专题,通过展示金融服务、物流服务、教育交流等,为服务贸易的交流提供更好的平台。博览会的“魅力之城”专题也与服务贸易专题有关,展示的内容包含旅游、教育、科技等服务贸易领域。这些举措,将切实推进中国和东盟双方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

  三是博览会的举办有利于企业扩大相互投资。《投资协议》签订后,双方相互给以投资者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和投资公平的待遇,有利于创造一个自由、便利、透明以及公平的投资环境。博览会设有投资合作专题,随着这种新形势的发展,博览会秘书处将进一步加强与各个国家投资促进部门的合作,一方面组织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到东盟国家投资,同时也吸收更多的资金到中国来进行建设。博览会秘书处已经组织了更多的合作项目到会洽谈,同时举办一系列更有针对性的投资推介会,切实促进双边的投资合作。商家企业还可以利用中国政府设立的100亿美元“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以及向东盟国家提供的150亿美元优惠信贷,加强投资合作。

  周二开幕的第七届博览会除保持原有的高规格和共办特色外,还根据自贸区建成的新需求,增加了新内容。通过这些新举措,把自贸区一系列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政策传导给企业,促进互利共赢。中国和东盟国家以及区域外国家近60家机构组织采购团组参会;联合国采购司、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亦分别派出采购代表参加会期举办的联合国采购说明会。东盟国家采购团组数量预计会比上届增加五成。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从共识走向务实,从高层走向市场,对中国和东盟经济正在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长期举办,将进一步扩大双边贸易规模,开展互利互惠的双向投资,不断延伸、拓展和提升中国—东盟自贸区一体化发展的内涵、层次和水平,使双方更好地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给区域内外的人民带来更大利益、更多福祉。完

参与互动(0)
【编辑:齐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