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十二五”目标:增加值占GDP达8%——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新兴产业“十二五”目标:增加值占GDP达8%

2010年10月19日 09:4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昨日(10月18日)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定调“调结构”将贯穿整个“十二五”。而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先头兵,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下一轮经济上升期中已获得主动权。

  同在昨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要抓住机遇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至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达8%;至2020年,这一比例将力争提升至15%。

  重点包括七大新兴产业

  被确定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七大新兴产业分别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

  《决定》提出,要通过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七大产业要在局部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建成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从而使得至2020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按照发展目标,到2015年,我国应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格局,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左右;到2020年,这一比重应力争达到15%。

  毫无疑问,新兴产业会在“十二五”甚至“十三五”期间,获得足够的成长空间与政策资源支持。首都经贸大学博士生导师、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昨日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我国经济发展特征之一是政府主导产业,一旦目标明确,新兴产业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实质性的国家政策支持。

  在扶持政策方面,国务院提出,将加快建立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优化市场准入的审批管理程序。

  在引导和鼓励社会投入方面,提出了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完善税收支持政策、加快建立财政优惠政策等措施。同时,要发挥政府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资金的引导作用,扩大政府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规模,带动社会资金的投入。

  据悉,目前七大新兴行业各自的发展规划已经全部完成,预计在今年底前会相继通过国务院审批。

  技术问题或成最大障碍

  陈及认为,“2015达到8%”和“2020达到15%”的目标定得并不高,因为发达国家的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大多要达到这个比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部长冯飞则预计,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有望达到20%左右。

  上述专家均认为,就目前现状来说,新兴产业不管已发展得是强或若,均面临着突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瓶颈问题。

  中信证券此前报告认为目前在科技领域,全国研发投入约占GDP的1.5%;今后5年将扩大到2%~2.5%。根据计算,如果每年经济增速维持在8%,“十二五”期间科研投入将达4.6万亿元。

  此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曾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课题进行调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课题组认为,技术、体制、创新、产业化应用、组织方式等,可能成为今后制约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障碍。此外,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要避免地方“争投资盲目拉项目”,过早出现产业结构趋同和恶性竞争现象。

  七大新兴产业发展要点

  1.节能环保产业

  重点开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及产品;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加快建立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

  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着力发展集成电路等核心基础产业;大力发展数字虚拟等技术。

  3.生物产业

  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等创新药物大品种;积极推广绿色农用生物产品;加快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4.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重点发展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积极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和海洋工程装备;积极发展智能制造装备。

  5.新能源产业

  积极研发新一代核能技术和先进反应堆;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有序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

  6.新材料产业

  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积极发展高品质特殊钢等先进结构材料;提升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水平;开展纳米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

  7.新能源汽车产业

  着力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大力推进高能效、低排放节能汽车发展。(记者 宛霞)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