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海外“被四化” 纠正偏见需要换位思考(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中国企业海外“被四化” 纠正偏见需要换位思考(3)

2010年10月27日 11:02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政治家不努力,下一个华为还会出现

  《国际先驱导报》:对一些中国企业在海外“被四化”的问题,您怎么看?

  魏建国:被妖魔化或被阴谋化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有意对中国企业的发展表达不同的成见。这背后可能代表了某种利益,比如同行竞争或影响了它原有的势力范围。二是可能确实对中国企业不了解。有一部分国家和企业认为中国企业透明度不高、政治目的强,有时还会借题发挥,小题大做。

  今后,中外政治家要发挥一些积极作用,共谋双方利益。不能听任一部分政客不顾事实的言辞。如果不这样努力的话,下一个华为还会不断出现。

  Q:您曾提出,中国企业在开展公共外交中,不必全面铺开,可先将美、日、俄、澳等国作为重点。为什么这些地区是重点?

  A:在这些发达国家,对中国企业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崭新的概念。所以,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时候,在发达国家,更要有一种融入当地社会、遵守当地法律和习俗的意识。在欧洲,我们与当地在文化底蕴和素质修养上存在差异。所以更要以人为本,在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要注意与当地的政府、社团、民众结合起来,这样企业才能持续发展。

  抛锚的中国车成了活广告

  Q:您有“每一个商品的背后,必然有公共外交的支持”的说法,具体怎么讲?

  A:商品从市场学的概念来讲是个工具,但从社会学角度看就是一部历史、一种文化,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我在中国驻海外使馆工作时,当时的坐骑是前大使换下来的旧奔驰。有一天,在行驶过程中车突然抛锚了,而当地又没有这种零部件。我们致电奔驰公司德国本部后,不到三天,他们就以快递形式把零配件寄过来了。而且是在我们没有付钱、没下订单的情况下。这个服务留给我的印象,恰恰是对整个德国商品、德国企业服务的印象。

  Q:您在海外感受的我国企业形象是怎样的?

  A:我们有一家汽车企业把两吨半的轻型卡车卖到非洲。由于非洲运载经常超重,而且天气热,车辆经常出现故障。而我们企业没有重视当地的客户服务。在贝宁的国家公路上,我看到很多坏了的中国卡车就停在那,长年累月,就形成了活广告。

  我要强调,一个产品中包含了文化底蕴、服务意识和厚重的历史。既是软实力的表现,也是公共外交的体现。

  不能把利益全带走

  Q:在您看来,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是不是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忽略了公共外交?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

  A:我认为中国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要多雇佣当地雇员,这才是真正帮助当地解决实际问题。

  要加大技术转让力度。且一定要关注当地的社会发展和民生需要,把企业利润的一部分返还给当地,而不是都带走。如果你把钱都拿走,像扒地皮一样,不就和老殖民主义一样了?

  据我了解,有些中国企业在海外做得比较好。一边在当地打油,一边帮民众打井取水。有一些企业的大夫还为当地百姓看病、接生。其实很多东西都可以反过来想,在中国的跨国公司,如果他们把赚得的利益都带走,不为中国社会作一点贡献,那么我们心里不也会产生反感?所以,一定要把当地的支持看作宝贵的、不可替代的财富。把一部分利益返还给当地。

  另外,要遵守所在国的法律和风俗习惯。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企业走出去一定要有平等待人、利益共享、互利共赢的精神。不要把自己当作是救世主,当地离了你就不行。(郭一娜)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